始府辦〔2012〕62號
關于印發始興縣2012年土地整治規劃編制及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部門、有關直屬機構:
《始興縣2012年土地整治規劃編制及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工作方案》業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始興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2年10月31日
始興縣2012年土地整治規劃編制及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工作方案
為全面啟動和推進我縣土地整治規劃編制及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工作,切實提高耕地質量,有效保護耕地,根據國務院批準的《全國土地整治規劃(2011-2015年)》、《國土資源部財政部關于加快編制和實施土地整治規劃大力推進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通知》(國土資發〔2012〕63號)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國土資源廳財政廳農業廳廣東省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粵府辦〔2012〕75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及工作方式
(一)指導思想。全縣土地整治規劃編制及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工作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整體推進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為平臺,以優化城鄉用地結構、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耕地綜合生產力和改善生態環境為重點,有效整合資源、引導資金,協調好土地整治與耕地保護、產業發展和城鄉建設等方面關系,為土地整治工作規范有序開展提供科學依據,為農業產業化發展打好基礎。
(二)目標任務。根據省、市有關要求,全縣“十二五”期間須完成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任務約10萬畝(其中示范區9.3萬畝),2012年年底前須完成土地整治規劃編制工作,2013年4月底前須完成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任務31582畝(其中示范區29200畝),并通過檢查驗收。
(三)工作方式。上述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標準高,且涉及國土、農業、煙草和農田水利等多個部門,為切實整合各類資源,迅速啟動并推進全縣土地整治規劃編制及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決定按照“標準統一、資金統一、先易后難、協同推進”原則,將全縣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任務分解,分別由縣國土資源局牽頭承擔約4.5萬畝(示范區4.45萬畝),其中2012年度須完成1.6萬畝(示范區1.45萬畝);縣農業局牽頭承擔約4萬畝(示范區3.65萬畝),其中2012年度須完成1.1萬畝(示范區1萬畝);縣煙草主管部門牽頭承擔馬市鎮高標準煙田建設約1.5萬畝(含高標準基本農田示范區不少于7000畝),其中2012年度須完成6000畝(含高標準基本農田示范區約5000畝)。各責任單位應結合實際,采取多種形式推進,務必按照省、市要求完成各項工作,其中高標準煙田建設必須按照標準“就高不就低”的原則,在今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并交給煙農生產。各鄉鎮必須按照工作方案和設計方案要求,扎實做好協調工作,確保各項工程順利推進,確保各種矛盾糾紛及時排解,真正做到“為民辦實事、把好事做好”。同時,縣國土資源局還需負責組織全縣土地整治規劃編制工作,切實做到規劃先行、用規劃指導基本農田建設和耕地開墾以及增減掛鉤等工作,確保各項工作統籌協調、扎實有序推進。
二、組織領導
各鄉鎮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協調配合,共同推進土地整治規劃編制及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工作,確保2013年4月前全面完成省、市下達的建設任務指標。為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縣政府決定成立始興縣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其組成人員如下:
組 長:楊思遠(縣長)
副組長:周順明(副縣長)
何曉域(副縣長)
成 員:鐘祥榮(縣府辦)
張曉華(縣府辦)
譚聰禮(縣國土資源局)
梁志君(縣農業局)
邱煥運(縣林業局)
胡長江(縣監察局)
朱光東(縣審計局)
黃月文(縣發展改革局)
湯愛亮(縣財政局)
王遷亮(縣交通運輸局)
范立生(縣水務局)
聶金明(縣住房城鄉規劃建設局)
張朝東(縣環境保護局)
鐘俊周(縣煙草專賣局)
賴 雄(太平鎮)
鐘茂柱(馬市鎮)
聶金鑫(頓崗鎮)
張國華(城南鎮)
陽 銳(沈所鎮)
沈小明(澄江鎮)
何祺琦(羅壩鎮)
鄧偉華(深渡水瑤族鄉)
鄭樹生(司前鎮)
鄧揚柱(隘子鎮)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縣國土資源局,譚聰禮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鄧術生、李保平和郭唐華同志任副主任。
三、資金籌措方案
縣水務、農業、煙草及交通等部門要積極爭取資金,充分發揮資金集聚效應,全面提高建設質量、提升整治效果。縣將設立土地整治規劃編制及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資金專賬,資金使用須遵循“歸口管理、集中支付、有效監管”原則。
四、實施步驟
(一)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區域選點。由縣國土、農業部門協助有承擔建設任務的鄉鎮政府對項目位置進行選點,根據先易后難的原則,按1:1.2進行選點,近年來已實施農業綜合開發或土地整理的項目暫不列入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選點范圍,選點地塊需征得村委會和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同意,避免實施建設時引發糾紛。前期選點工作費用按照全縣土地整治規劃編制費用的6%提取。
(二)土地整治規劃編制可研報告、規劃編制程序及成果要求。
1.建立規劃編制聯席會議制度。建立由縣政府負責,縣國土資源、發展改革、財政、農業、住建、交通運輸、環保、水務、林業、煙草專賣局等部門參加的規劃編制聯席會議制度。
2.調查分析。規劃以鄉鎮為單元,收集自然資源條件、經濟社會狀況、生態環境狀況、國土資源部門與農業部門提供最新的土地利用現狀圖、基本農田保護圖、相關規劃及標準等基礎資料,進行實地核實和補充調查,分析評價土地整治條件和潛力,開展土地整治戰略、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土地整治中的生態建設、規劃實施保障措施等重大問題研究。
3.協調論證。規劃成果采取多種方式廣泛征求公眾意見,同時征求規劃編制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意見,并組織專家論證。綜合各方面意見,修改、確定規劃方案,完善規劃成果。
4.成果報批。修改完善后的規劃成果,報市國土資源部門審核同意,由市人民政府批準并實施,并報省國土資源廳備案。規劃成果報備審核時,一并隨文附報土地整治規劃編制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意見和專家論證意見及采納情況。
5.成果要求。規劃成果由規劃文本、規劃說明、規劃圖件、規劃附件和規劃數據庫組成。
規劃文本。重點闡述土地整治的條件和要求,土地整治目標任務,各類土地整治規模、結構、布局和時序安排,土地整治重點區域、重點工程和重點項目,資金安排與效益分析,規劃實施保障措施等。
規劃說明。簡述規劃編制的背景,介紹土地整治潛力評價方法、過程和結果,說明規劃目標任務、重點區域、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和資金安排等確定的依據,以及規劃方案擬定、論證、確定的情況,環境影響評價,規劃銜接和意見采納情況。
規劃圖件。包括:土地利用現狀圖、土地整治潛力分布圖、土地整治重點區域分布圖、土地整治規劃圖和土地整治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分布圖等。
規劃附件。包括規劃編制工作報告、專題研究報告、會議紀要、部門意見、專家論證意見、公眾參與記錄等。
規劃數據庫。包括符合縣級規劃數據庫標準的柵格數據和矢量數據、規劃文檔、規劃表格、元數據等。
(三)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立項審批。由縣國土資源和農業等部門收集整理各鄉鎮選點資料編制項目報告,并報有關部門審查后立項。
(四)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工程組織實施。先由鄉鎮按要求進行選點,把選點地塊及面積上報高標準基本農田辦公室,再由辦公室按“先易后難,協同推進”的原則把建設面積分解到各鄉鎮。各牽頭單位可結合實際,自行組織招標并實施,也可統一設計后,將項目施工委托鄉鎮政府實施,資金統一由縣財政撥付。
(五)項目前期工作。縣國土資源局負責做好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的測量工作,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規劃設計等由牽頭單位招標組織相應資質單位實施,通過專家審查同意后,上報市國土、農業等部門審核備案。
(六)檢查驗收。項目實施后,由各項目中標單位按驗收工作要求將有關資料上報到縣國土資源部門,由縣政府組織相關單位進行初驗,初驗合格后報市申請驗收,最終由省抽驗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