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十四五”承上啟下之年,也是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聚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扎實推進農業農村各項工作的關鍵之年。上半年,全縣主要農產品產量和農林牧漁業產值均實現穩步增長,農業發展整體態勢良好。
一、2023年上半年農業經濟運行總體情況
據韶關市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始興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00億元,現價經濟總量位居全市第二,同比增長6.0%,整體增幅高于全市0.9個百分點。其中:農業產值14.90億元,增長5.9%;林業產值1.93億元,增長0.1%;畜牧業產值4.56億元,增長9.7%;漁業產值0.45億元,增長10.1%;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0.15億元,增長13.0%。主要體現為“兩快一緩”的態勢。(見表1)。
(一)種植業生產加快。
1.經濟作物生產增長態勢良好。與糧食作物相比,經濟作物效益比較高,收益較好,農戶種植意愿加強,播種面積和產量均呈現逐年上升的勢頭。上半年全縣經濟作物播種面積16.12萬畝,同比增長3.0%。蔬菜及食用菌面積與產量繼續維持穩步增長,全縣2023年上半年蔬菜播種面積3.92萬畝,產量7.72萬噸,同比分別增長5.5%、2.9%。上半年蔬菜種植以葉菜類、茄果類為主,播種面積分別為1.59萬畝、0.82萬畝,分別占40.6%和20.9%。瓜果類恢復產果正常值,較去年“龍舟水”影響因素,上半年瓜果類播種面積下降9.2%,產量同比增長14.5%。(見表2)
表 22023 年上半年蔬菜、瓜果生產情況
2.水果生產增長較快,特色品種發展加快。2023年上半年全縣園林水果季末實有面積12.50萬畝,同比增長3.8%;產量5.34萬噸,增長14.0%,拉動農林牧漁業產值3.02個百分點。園林水果種植以柑橘、枇杷、楊梅、李子為主,本土特色水果種植明顯。其中:楊梅產量1.64萬噸,增長27.1%,占園林水果產量的47.8%;枇杷產量1.02萬噸,增長1.4%。兩者合計占園林水果產量的66.9%(見表3)
表 32023 年上半年園林水果生產情況
(二)林業生產趨緩。
2023年上半年我縣林業各項指標有增有減。受市場需求和經濟效益影響,全縣造林面積14110畝,減少14990畝,下降51.5%,產值1252.27萬元,同比去年下降24.6%;竹木采運產值7487萬元,同比去年增長11.1%;林產品產值8937萬元,同比去年增長1.1%。全縣上半年林業產值實現1.93億元,產值增長0.1%,拉動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0.01個百分點。
(三)生豬存出欄增長較快,家禽生產穩中有增。
2022年以來,我縣生豬存欄有較大增長,可供出欄生豬明顯增加,加上春節節日效應,去年年底壓欄的生豬在一季度集中出欄;另一方面,生豬養殖虧損,養殖戶加快了生豬出欄節奏。上半年畜牧業產值4.56億元,同比增長9.7%,拉動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8個百分點。生豬上半年累計出欄11.4萬頭,同比增長13.8%。生豬季末存欄11.1萬頭,同比增長11.4%,環比增長6.6%。(見圖1)
上半年隨著家禽銷售價格逐漸回暖呈上漲趨勢,養殖戶養殖意愿逐漸提高。家禽出欄122.7萬只,同比增長2.9%。從分季度數據看,一季度增長3.0%,二季度增長2.6%。近一年家禽價格穩定,養殖戶擴張速度明細提高。
圖12022 年以來季度生豬存出欄情況
二、當前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畜牧養殖遭遇壓力。
當前,我縣畜牧業發展面臨生豬價格持續低迷,及外部非洲豬瘟疫情雙重壓力。由于生豬調運價格在7.2元-7.5元之間,及非洲豬瘟管控防疫藥物投入,代養戶利潤微薄。
(二)綜合成本上升,農民生產積極性有所減弱。
近年來,農產品價格起伏較大,收益預期較差,而農業生產成本持續攀升,土地租金、勞動力成本增加,農藥、化肥、飼料等生產資料價格上漲,農業生產效益難以提高,農民增收困難。
(三)高價值特色經濟作物有待提升。
我縣屬于丘陵地區,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高價值特色林下經濟特色經濟作物影響力小,賦能增效有待提升。全縣食用菌類(4.1萬元/噸)、中草藥(5.2萬元/噸)、竹筍干(5.8萬元/噸)等高價值農作物產量小,與其他農特產品比推廣度、知名度較低,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經濟增長的力度不足。
(四)與其他縣區的差距
2023年上半年始興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整體增幅優于新豐、樂昌、南雄、湞江,分別高于4.4個、2.7個、6.3個和5.9個百分點。劣于仁化、翁源、乳源、武江、曲江分別低于2.2個、2.8個、6.2個、1.7個、2.7個百分點。(見圖2)
圖22023 年上半年各縣第一產值及增速
三、對策及建議
圍繞確保農業平穩健康發展,2023年下半年建議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持續抓好農業穩增長。
一是下半年是易發生高溫、臺風、暴雨等極端天氣。加強監測預警,指導田間管理,抓好農業防災減災準備工作。二是穩定糧食生產能力,大力發展大豆種植,擴大象牙粘、美香粘等特色優質米種植。蔬菜需求大、價格相對穩定,近年來種植積極性高,重點抓好香芋、菜心、杭白菜、蘿卜等特色蔬菜品種擴種。三是加大對高價值林下經濟作物中草藥材等特色經濟作物引導種植,穩步擴大種植規模,促進種植業多元化發展。充分利用現代農業產業園為抓手,推進農業一產業向二、三產業自然延伸。積極發揮穩經濟增長的壓艙石作用。
(二)了解畜禽養殖情況,摸清畜禽走勢。
目前我縣升級后的高效養殖場逐漸恢復產能,生豬養殖規模戶62家。新投產的現象越來越多,要關注好本轄區養殖畜禽的情況,如實反映。
(三)結合種養大戶、企業和產業基地建設情況,做到應統盡統。
抓好統計調查能力基層基礎規范化建設,村級加強調研,及時了解最新的第一手數據。注意當地農業企業發展狀況及產業基地帶來的周邊輻射性影響,除產業基地各品種種養情況外其他農戶種養的規模也需掌握好,做到不漏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