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興縣2012年國民經濟
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始興縣統計局
2012年,受國內外需求雙重減弱影響,我縣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濟發展遇到困難最大的一年,全縣人民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積極克服重重困難,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堅持生態發展、實現綠色崛起”為核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根本,大力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農業穩縣、旅游旺縣”四大戰略,努力開創生態富民強縣的新局面,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較大的提高,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
{C}{C}一、{C}{C}綜合
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據初步統計,2012年我縣實現生產總值(GDP)497650萬元,同比增長12.2%,增長速度比全市縣域的9.8%高出了2.4個百分點,在全市位居第四。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40380萬元,增長6.0%;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200740萬元,增長17.7%;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56530萬元,增長11.0%。在第二產業中,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41092萬元,同比增長22.5%,居全市第五,建筑業增加值31286萬元,增長13.1%;第三產業比全市縣域的9.0%高出2個百分點。三大產業結構比由上年同期的33.0:32.0:35.0調整為今年的30.5:36.9:32.6。經濟運行呈現一產穩、二產快、三產慢的特點。
二、農業
農業保持平穩發展,種植結構調整取得新的成效,農業的規模化、產業化程度逐步提高。2012年,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7484萬元,增長6.2%;其中種植業產值147397萬元,增長6.5%;林業產值24156萬元,增長3.5%;畜牧業產值46737萬元,增長6.6%;漁業產值6111萬元,增長7.2%;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083萬元,增長6.0%。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432525畝,增長2.9%,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17697畝,增長1.1%,總產量88479噸,增長2.8%;油料播種面積45263畝,增長3.0%,總產量10228噸,增長4.3%;蔬菜播種面積113793畝,增長4.9%,蔬菜總產量204430噸,增長6.8%。水果總產量54394噸,增長12.3%;水產品總產量6410噸,增長5.0%。全年生豬出欄125963頭,增長3.5%,家禽出籠221.9萬只,增長2.4%,禽蛋產量774噸,減少9.8%。肉類總產量12994萬噸,增長1.0%,其中豬肉9260噸,增長1.2%。
主要農產品產量如下: 單位:噸
農產品名稱 | 2012年 | 比上年增長% |
糧食 | 88479 | 2.8 |
其中:稻谷 | 78464 | 2.9 |
蔬菜 | 204430 | 6.8 |
大豆 | 2033 | -1.3 |
花生 | 10140 | 4.4 |
煙葉 | 4729 | 3.3 |
水果 | 54394 | 12.3 |
蠶繭 | 3948 | 4.2 |
果用瓜 | 28643 | 8.4 |
茶葉 | 306 | 20.5 |
肉類 | 12994 | 1.0 |
其中:豬肉 | 9260 | 1.2 |
水產品 | 6410 | 5.0 |
農業生產條件繼續改善。全年農業機械總動力171511千瓦,比上年增長4.8%;農用肥施用量(按折純量計算)7895噸,增長4.8%;有效灌溉面積137573畝,增長0.6%;全年農村用電量達5287萬度,增長10.3%。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成為拉動我縣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2012年,我縣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169454萬元,增長18.6%;40家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517727萬元,增長16.2%,實現增加值141092萬元,增長22.5%。規模以下及個體工業實現增加值28362萬元,增長6.3%。
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銷售產值504986元,增長16.8%,產銷率為97.5%。完成出口交貨值206144萬元,增長18.0%。規模工業實現銷售收入501437元,增長15.3%,上交稅金15003萬元,上升14.9%,實現利潤17938萬元,上升152.6%。虧損企業6家,虧損企業虧損額2109萬元,增虧8838萬元。
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如下:
產品名稱 | 計量單位 | 2012年 | 同比增長% |
服裝 | 萬件 | 465 | -7.2 |
生絲 | 噸 | 176 | 4.9 |
玩具 | 萬元 | 94454 | -25.8 |
機制紙 | 噸 | 5611 | -21.1 |
VO板 | 萬平方米 | 1392 | 10.6 |
刨花板 | 立方米 | 347786 | 521.9 |
鎢精礦折含量 | 噸 | 684.89 | 7.8 |
發電量 | 萬千瓦小時 | 7214 | 38.9 |
供電量 | 萬千瓦小時 | 22752 | -29.0 |
無紡布 | 噸 | 18675 | 67.2 |
日用塑料制品 | 噸 | 8731 | 16.2 |
初級形態的塑料 | 噸 | 22097 | 9.7 |
全年實現建筑增加值31286萬元,增長13.1%。其中建筑企業實現增加值3498萬元,下降6.8%;3家資質建筑企業完成建安產值14280萬元,增長7.9%,施工面積30.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不斷擴大。為進一步加快全縣經濟發展的步伐,縣委、縣政府通過各種渠道,促使我縣固定資產投資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92409萬元,同比增長7.5%。其中:城鎮以上投資333583萬元,增長4.7%,農村投資58826萬元,增長26.9%,;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投資256881萬元,增長6.4%,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71143萬元,增長2.5%,施工面積91.59萬平方米,增長2.5%,商品房銷售面積20.38萬平方米,增長10.9%,商品房銷售額80321萬元,增長40.9%。按行業分:第一產業投資24683萬元,下降45.4%;第二產業投資219751萬元,增長83.6%;第三產業投資142406萬元,下降25.9%。在完成投資總計中,屬于韶關市政府的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07401萬元,增長67.8%。
五、貿易、外經
消費品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基本穩定,居民消費旺盛。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5322萬元,同比增長13.2%。其中:批發業實現銷售額20470萬元,增長12.6%,零售實現銷售額133675萬元,增長13.5%,住宿業實現營業額1686萬元,增長10.1%;餐飲業實現營業額11197萬元,增長10.1%。
招商引資工作面臨挑戰,對外貿易實現較快發展。全年新簽合同16個,合同金額11590萬美元,其中外資項目10個,合同資金2458萬美元;實際引進資金3264萬美元,其中實際利用外資2030萬美元,增長0.4%;外貿出口總值16785萬美元,增長29.3%。
六、交通、郵政、通信和旅游
交通運輸持續穩步發展。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26375萬元,增長6.4%。全縣年末公路通車里程
郵電通訊、信息傳輸業保持較快發展,通信能力明顯增強。全縣郵政業務總量2273萬元,比上年增長7.0%,收、發函件、包件117.6萬件, 比上年增長10.9%;電信企業營業收入9601萬元,比上年增長7.0%;固定電話交換機總容量為4.17萬門,本地電話年末用戶3.18萬門,比上年下降8.4%;年末移動電話用戶16.31萬戶, 比上年增長9.7%;年末寬帶用戶1.67萬戶,比上年增長24.0%。
旅游、休閑事業再創佳績。全縣名勝風景區4個,星級飯店4家,星級飯店客房146間,全年接待旅游人數159.67萬人,比上年增長34.6%;旅游經營收入100798萬元,比上年增長24.2%,全年接待旅游人數和旅游經營收入連連創歷史新高。
七、財政、稅務、金融和保險
全縣的地方財政總收入完成50578萬元,同比增收12071萬元,增長31.3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5025萬元,增長15.9%,其中稅收收入18047萬元,比上年增長12.6%,非稅收入6978萬元,比上年增長25.5%,非稅收入占全部收入的27.9%,比重比上年上升2.1個百分點;財政一般預算支出87546萬元,比上年增長10.33%,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3487萬元,教育支出14228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3688萬元,醫療衛生支出10028萬元,環境保護支出1475萬元,同比分別增長45.0%、2.9%、14.4%、-9.1%和-24.2%。
國、地兩稅稅收收入同步增加。2012年,我縣國、地兩稅同時完成稅收收入17011萬元和22569萬元,分別增長7.7%和7.6%,分別比年計劃超收1218萬元和3112萬元。
金融、保險市場穩定。全縣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為556249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03%,各項貸款余額達到218949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7.48%,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433458萬元,同比增長14.27%。全縣人壽保險機構9家,全年保費收入5141萬元;財產保險機構6家,全年保費收入1422萬元。
{C}{C}八、{C}{C}文化、體育和科教
文化事業全面發展。年末有公共圖書館1個,公共圖書館藏書總量6萬冊。放映單位1個,組織全縣放映1356場次,電影觀眾達19.5萬人次;共有文物保護區(單位) 40個。
從2012年的第一天開始,全縣群眾體育活動便在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和關心下得而開展,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1、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體彩杯”春節體育活動,活動項目有籃球賽、羽毛球賽、乒乓球賽、中國象棋賽、老年門球賽等5個大項,參加人數達到2000人次;2、“紅牛杯”羽林爭霸賽始興賽區比賽;3、舉辦了2012年始興縣“山水杯”龍舟賽,觀看比賽人數達到20000人次;4、“全民健身日”工間操活動,在縣政府廣場上舉行;5、
科技隊伍穩定,教育事業全面發展,科研事業取得新進展。全縣年末教職工總數2715人,同比減少4人,下降0.2%,其中:在職教師2517人,增長4.2%。幼兒園28所,接受幼兒教育的人數7513人;小學35所,在校生1490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普通中學12所,在校生13553人,初中升學率98.99%,初中階段入學率為99.94%;普通高級中學2所,職業高級中學1所,高中升學率89.7%;2011年考入國內高等院校1621人,其中:本科332人,專科850人。全縣專利申請數111件,比上年同期增加48件。
衛生事業穩步發展,醫療保健水平持續提高。年末全縣有醫療機構20個,衛生技術人員776人,其中主治醫師以上人員105人,衛生防疫人員數27人,全縣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7.86‰,嬰兒死亡率5.85‰。
九、氣候、生態資源和環境保護
2012年,我縣年降雨量2052.9毫米,較上年大幅上漲48.4%;年度最高氣溫38.3°,比上年下降1.0°,最低溫度-1.5°,年平均氣溫20.1°。
全縣年末森林資源總面積260萬畝,生態林面積78.3萬畝;年末活立木總蓄量1204萬立方米,砍伐量7.27萬立方米,下降0.8個百分點,當年造林面積
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穩定有序。全縣設有環境監測站1個,自然保護區5個,污水處理廠1座,自然保護區面積
十、人口、社會保障和人民生活
控制人口增長取得積極成效。年末全縣公安戶籍總戶數72741戶,總人口248814人,分別比上年增長0.9%和0.1%,其中男性124726人,女性124088人,男女性比為100.5:100.;在總人口中,其中農業人口200150人,非農業人口48664人;年內出生人口4721人,出生率18.3‰,死亡人口1577人,死亡率6.11‰,人口自然增長率12.19‰。
社會保障和救助水平持續提高。年末參加養老保險職工人數32936人,養老保險基金收繳金額8964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7.4%和16.1%;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16485人,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6735人,分別同比增長1.9%和7.7%;社保金收繳率達100%,城鎮登記失業人員889人,失業率為2.7%,失業率較上年再下降0.21個百分點;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82855人。全縣敬老院9個,敬老院供養人數145人,各種捐款合計184.4萬元。城鎮居最低生活保障人數930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9435人。
居民就業狀況不斷改善。年末從業人員109592人,比上年多362人,其中第一產業從業人員59349人,第二產業從業人員23016人、第三產業從業人員27227人,第二、三產業的從業人員的比重為45.8%,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年末在崗職工從業人數25580人,其中國有單位7631人,集體單位1406人,其他所有制單位17501人;在崗職工勞動報酬總額83478萬元,在崗職工人年平均工資32190元,分別比上年增加18735萬元和5647元,增長28.9%和21.3%。
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加,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12年,我縣城鄉居民人均收入11386元,較上增加1366元,同比增長13.6%;城鎮居民人均收入15650元,較上增加1865元,同比增長13.5%;農民人均純收入8817元,較上增加1027元,同比增長13.2%。
注:
1、本公報公布數據為年快報數
2、地區生產總值、增加值、產值絕對數按當年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從2011年起,規模以上工業統計口徑由500萬元調整為2000萬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統計起點由計劃總投資5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