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縣長 何曉域
(2012年3月6日)
同志們:
今天,縣委、縣政府在這里召開全縣農村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總結2011年農村工作情況,分析當前形勢,研究部署2012年工作。縣委范書記、縣政府楊代縣長等主要領導親自到會,體現了縣委、縣政府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高度重視,希望各單位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推動我縣農村各項工作跨越發展。下面,我就我縣農村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總結成績,把握形勢,切實增強做好農村工作的信心
(一)農業農村工作穩步推進。2011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縣農業緊緊圍繞“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建設幸福美好農村”這一核心,迎難而上,奮力拼搏,扎實工作,實現農業農村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為我縣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據統計,2011年全縣完成農業總產值21.70億元,增長6.2%,農村人均純收入7100元,增長14.7%,圓滿完成了縣委、縣政府確定的目標任務。一是農業基礎不斷夯實。強農惠農政策全面落實,2011年全縣落實種糧補貼資金1692.4萬元,其中,中央農作物良種補貼資金321萬元,農資綜合直補資金1197.6萬元,種糧直補171.1萬元,廣大農民種糧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全縣新增各類農業機械4861臺,購買補貼實際審批資金350萬元,目前,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16.4萬千瓦,農業機耕率達85%,機收率達90%,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2011年全縣共啟動標準農田建設2660畝,整治農田面積1.665萬畝。農業投入不斷加大,2011年我縣共爭取了中央和省農業建設專項資金1626萬元,有力的促進了我縣現代農業的發展。二是農業產業化、標準化程度不斷提升。積極實施龍頭帶動和品牌戰略,現已培育和發展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縣級農業龍頭企業7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79家,2011年我縣開展了縣級農業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帶頭協會(合作社)、農業產業化帶頭項目、農業種養之星評審活動,有力的促進了產業化水平。加快產品認證,通過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10個,綠色食品13個,有機農產品1個。三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2011年全縣糧食生產總量達8.6萬噸,同比增加1.13%,全面完成上級的考核指標,蔬菜總產量11.1萬噸,同比增加6.82%,生豬飼養量22.6萬頭,其中出欄14.2萬頭,同比分別增長7.8%、5.7%,禽蛋產量、肉類總產量不同程度增長,煙、桑、菜、果等種植規模和畜禽養殖規模不斷擴大。
(二)森林生態不斷優化。縣林業部門按照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突出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加快林業發展,促進森林生態不斷優化。全縣林業用地265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12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75.2%。完成造林跡地更新3.8萬畝,義務植樹12.5萬株,全面完成造林任務;大力整治林區秩序,嚴厲打擊偷砍濫伐行為,共查處涉林違法案件446起,處罰785人次,逮捕11人,有效的保護了森林資源;落實各項措施,加大護林防火力度,森林火災發生率為0.048‰,有效維護了森林資源和森林生態安全;抓好生態景觀林帶的規劃設計等前期工作,開展了南嶺森林生態試點工作。
(三)水利建設不斷加強。2011年我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策部署,搶抓機遇,銳意進取,扎實工作,全縣水利建設掀起新高潮,制定印發了《中共始興縣始興縣人民政府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意見》,全面啟動始興縣十億水利工程建設方案,2011年動工項目25個,完成投資超億元。順利完成尖背灌區改造工程,灌溉面積達到1.4萬畝,受益行政村9個2萬多人,完成10宗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田間林網工程順利推進,通過競爭性評審,成功爭取省級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項目;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完成了沈所河治理工程,有效保護兩岸耕地1.18萬畝,受益人口1.65萬人,羅壩河治理工程進展順利;完成11宗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解決了農村2萬多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
(四)扶貧“雙到”工作不斷推進。我縣按照上級決策部署,圍繞扶貧開發“雙到”工作三年攻堅目標,加強領導,科學規劃,舉全縣之力“抓票子、蓋房子、強班子”,扎實推進扶貧開發“雙到”幫扶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實現了貧困戶脫貧“三年任務兩年完成”,全縣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提前實現了脫貧目標,6個省定貧困村全部實現村集體經濟年收入5萬元以上,在全省的“雙到”工作年度考評中我縣被評為優秀等次。
(五)農村社會事業不斷發展。農村綜合改革工作開局良好,印發了《始興縣建設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縣實施方案》和相關配套文件并加快組織實施,我縣的做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在今年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作了典型發言。現已完成新農村規劃72個,村莊整治60個,打造了羅壩淋頭新村等一批新農村建設示范點,深入實施鄉村“清潔美”和萬村綠工程,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積極推進農村客運服務均等化建設,全面完成鄉村客運站和農村候車亭建設,全縣113個行政村全部實現村村通硬底化道路;農村基層衛生綜改工作順利完成;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100%,五保、低保戶實現應保盡保;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6854人,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1605人;建設保障性住房和城市棚戶區改造住房502套,超額完成了2011年度市政府下達的工作任務;城南、澄江通過了省教育創強督導驗收;革命老區建設步伐加快。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在中央、省委、省政府強農惠農政策的推動下,在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正確領導下,各鄉鎮各部門和廣大干部群眾通力合作、真抓實干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向全縣農業戰線的廣大干部職工和科技人員,向農村基層干部和廣大農民群眾,向關心、支持我縣農業農村工作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全縣農村工作存在的不利因素和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民收入仍比較低,與全省農村人均收入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二是農業農村基礎設施薄弱,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難度大;三是農業產業化程度低,產業鏈還不完善,農民市場意識不強,組織化程度不高;四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任務比較繁重;五是農村綜合改革有待進一步深化;六是農村社會穩定任務比較艱巨。
在看到矛盾、困難和問題的同時,我們更要看到農業農村發展的有利條件:一是國家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了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保持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二是中央1號文件的出臺,將切實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夯實農業基礎、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加大,強農惠農措施進一步增強;三是圍繞“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的目標,廣東將繼續大力推進“雙轉移”和扶貧開發“雙到”工作,中央、省均加大了對扶貧開發、水利等方面的投入,對我縣政策性資金支持力度也明顯加大。
因此,我們必須正確把握“三農”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特點、新任務,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著力推動我縣農業農村經濟社會跨越發展。
二、突出重點,抓好落實,不斷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2012年,我縣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強科技保發展、強生產保供給、強民生保穩定”,以促進農民增收、改善農村民生、增進農民福祉為核心,著力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著力強化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著力發展現代農業,著力深化農村綜合改革,著力健全農民持續增收和社會保障機制,著力構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新格局。2012年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主要目標是:全縣農業增加值增長6%,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1%。實現上述總體要求和預期目標,要著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全面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今年中央印發了《關于加快推動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的一號文件,各單位各部門要深入貫徹學習,切實把農業科技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下決心突破體制機制障礙,大幅度增加農業科技投入,充分調動廣大農業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全面加強農業科技服務,努力奪取今年糧食和農業豐收。實現全年農業發展的目標任務艱巨,農業科技進步至關重要,務必強力推進,取得成效。一要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立足農業發展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二要加大重大技術的推廣力度,良種良法要配套,關鍵技術要組裝,農機農藝要融合,各種措施要協調。對今年可能發生的災害和動植物疫情,要提早拿出技術方案,早做準備,主動應對,盡可能減輕災害損失;三要加強推廣示范平臺建設,深入開展糧食高產創建、園藝作物標準園和畜禽水產示范場創建;四要促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鼓勵農業科技人員下鄉、進村、到場、入戶,加強對農民的科技指導和技術培訓。
(二)深入推進農業發展,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一是積極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減輕農民負擔,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繼續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抓好農業綜合開發,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二是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扶持一批有實力的農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繼續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提升農業產業化程度,鼓勵現有的洪源果業、古塘實業等農業龍頭企業擴大生產規模,進行技術改造,提高產品檔次,力爭新增省級龍頭企業1家、市級1家,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6家以上;三是大力實施農業標準化,進一步加快品牌創建工作,提升農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確保今年再認證無公害農產品9個、綠色食品6個;四是加強農業招商引資力度,努力引進一批有規模、有較強競爭力的農業產業,開展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為我縣農業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注入強勁活力;五是積極培育和壯大“煙、桑、菜、果、禽畜”五大優勢特色產業,打造優質蔬菜、優質烤煙及雜交水稻制種、優質生態水果、優質蠶桑、生態循環養殖等特色農業產業;六是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強化執法監督,開展整治行動,提高處置能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切實維護好公眾健康和消費安全;七是認真抓好動植物疫病防治工作,落實春防、秋防工作責任制,建立應急防控機制,有效防控重大疫病發生。
(三)深入推進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打造始興綠色生態底色。一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精神,重點推進生態景觀林帶、森林碳匯、森林進城圍城三大生態工程建設;二是加強森林資源培育,以落實“一滅三改”為抓手,扎實推進春季造林工作,確保完成今年2.76萬畝的造林更新任務,掀起新一輪封山育林高潮,切實做到“造、封、補、改”相結合,加快資源培育進度和力度;三是加大森林資源管護力度,要落實森林防火行政首長責任制,各鄉鎮各部門要強化森林防火宣傳,大力開展森林火災隱患排查,嚴防死守,確保不發生大的森林火災,嚴格實行限額砍伐制度,嚴格管好管牢生態公益林,規范木材加工、流通秩序,要鞏固嚴打成果,繼續深入推進林區秩序整治專項行動,下大決心花真功夫嚴厲打擊涉林違法事件,切實保護森林資源;四是要進一步鞏固林改成果,充分發揮縣林業資源及產權登記管理中心、縣森林資源資產評估中心、縣林業產權交易中心“三大中心”的作用,為現代林業的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五是要大力發展特色林業產業,狠抓竹子、珍貴闊葉樹、林木種苗花卉等新興綠色產業的發展,大力推進林產品精深加工,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努力提高林業經濟貢獻率。
(四)深入推進十億水利工程建設,加快農村水利事業發展。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和縣水利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五項民生水利工程建設要求,大力實施我縣“十億”水利工程建設。今年是水利項目較多、投入較大之年,一定要統籌謀劃,抓好落實。一是要加快農田水利建設步伐,重點抓好田間工程、灌區改造工程、陂頭建設等重點工程項目,積極開展省級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和小型農田水利示范鎮建設,全面完成我縣規劃內的“五小”水利工程項目;二是切實做好防洪防澇保安工程建設,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今年重點推進羅壩河、都安水、清化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和抓好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三是加強水資源管理與保護工作,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加強水資源開發利用,切實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著力抓好水土保持工作,加大重要生態保護區、水源涵養區的保護力度;四是繼續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逐步推進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力爭2020年實現行政村“村村通自來水”,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以上;五是進一步落實防汛防旱防風責任制,完善各種預案,力爭完成縣級山洪災害預警平臺建設,三防視頻會商系統延伸到鄉鎮,按照“六個一”要求,抓緊完成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設;六是繼續深化水務改革,按先建機制再建工程的要求,盡快成立鄉鎮“三防辦”和“水管所”,做到宗宗工程有人跟蹤,建后有專人管護的體制;七是加快小水電站安全管理,進一步改善水庫移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加大觀測、預報、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基層臺站建設力度,全面提升氣象部門的預測預報、防災減災和氣象社會管理能力,加強農村公眾氣象信息服務工作,為農業農村防災減災提供有效的保障。
(五)深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促進農村和諧穩定可持續發展。一是繼續探索經驗,扎實推進山區農村綜合改革,完善改革后續和配套工作,繼續推進南嶺森林生態試點工作,力爭山區農村綜合改革和南嶺森林生態試點等兩項工作更具特色更有亮點,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加強對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支持,全面推進公共教育、公共衛生、公共文化體育、公共交通、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業保障、醫療保障的均等化,使基本公共服務全面平等惠及全縣居民,從根本上保障和改善民生;二是大力開展名鎮名村和生態村鎮建設,將名鎮名村、生態村鎮創建與村莊整治、扶貧開發、萬村綠等工作結合起來,今年底完成1個名鎮、2個名村和5個示范村創建任務,80%的鄉鎮創建成為國家級生態鄉鎮,認真做好新農村建設規劃,加大對空心村和舊村改造力度,鼓勵農村普及使用太陽能、沼氣池等可再生能源;三是大力發展農村民生工程,建立健全扶貧工作的長效機制,增強貧困戶脫貧奔康“造血”功能,鞏固提升扶貧開發水平,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職業技能培訓,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繼續加強農村社會保障事業,全面啟動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擴大農村社會保險覆蓋面。四是做好農村社會管理工作,加大力度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三、搶抓季節,不誤農時,切實抓好近期的農業農村工作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季是農村各項工作開展的有利季節,各鄉鎮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抓好春季的農業農村工作,為全年工作鋪好路開好局。
(一)抓好春耕生產。春耕生產已進入關鍵時期,各鄉鎮各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做好春耕生產工作的重要性,加強領導,部門配合,備足農業生產所需的資金、農資,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扎實抓好春耕生產,開展好“三打兩建”工作,保障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
(二)抓好生態景觀林帶建設。要把生態景觀林帶建設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切實抓緊、抓實、抓好,縣林業局、太平鎮、馬市鎮要相互配合,相互協調,積極推進,確保今年高速公路沿線15公里1950畝建設任務的完成,力爭早成帶、早見效。
(三)抓好冬修水利的收尾工作。春耕季節到來,各鄉鎮各部門一定要搶時間抓進度,全力做好冬修水利的收尾工作,尤其要做好水圳清淤、疏通水渠工作,保障春耕生產的用水需要。
(四)抓好動物疫情的春防工作。要做好春季動物防疫工作的宣傳發動和布置,落實春防工作責任制,制定春防具體措施,嚴格執行疫情報告和疫情核查制度,做好充分應急準備,落實動物防疫經費,確保物資儲備和供應,以保障春防工作有序有效進行。
同志們,今年我縣農村工作的目標任務已經明確,各單位各部門一定要深化認識、強化措施、扎實推進。我相信,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完成工作任務,為推動始興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富民強縣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