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設宜居歷史文化名鎮而努力奮斗
——隘子鎮“十二五”規劃
“十二五”期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時期,也是實現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十二五”時期鎮黨委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和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縣委的總體部署,以打造生態旅游專業鎮為目標,以“堅持綠色崛起,建設宜居歷史文化名鎮”為主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全鎮人民生活品質,深入實施抓好“四大戰略、四大工程”,四大戰略即“生態優先戰略、一道三區戰略、項目帶動戰略、文化引導戰略”,四大工程即“品牌塑造工程、和諧維穩工程、民生改善工程、組織保障工程”,傾力建設宜居歷史文化名鎮。
一、深入實施“生態優先,一道三區,項目帶動,文化引導”四大戰略,加速推進隘子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一) 生態優先戰略
隘子鎮生態絕佳,境內山清水秀、空氣清晰、氣候宜人,被縣委、縣政府劃分生態發展區。生態是我們最大的優勢,最大的本錢。全鎮上下務必統一思想,深入踐行生態優先戰略,科學處理生態保護和加快發展的關系。不能把生態保護和加快發展簡單地對立起來,而是要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理念,在科學發展中保護生態,在生態優先下加快發展。我們要把生態看作資源,看成品牌,既要把生態保護好,更要把生態利用好,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把生態資源開拓成生態資本,發展要服從于生態,生態也要服務好發展。找準二者的結合點、平衡點,“十二五”期間,我們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境內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和森林資源,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和生態旅游,為加快我鎮經濟發展奠定良好的環境基礎,打造生態發展第一區。
(二) 一道三區戰略
隘子小城鎮的發展,基礎設施要不斷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要實現逐步提高,增加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增強幸福感,必須把城鎮發展規劃好,我鎮在今后五年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切實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堅定不移實現“一道三區”戰略。
“一道”是指新規劃到翁源的道路,打通這條道路有利于我鎮與外界的溝通,暢通農業產品的流通渠道,促進我鎮農業經濟發展,同時拉大隘子圩鎮建設框架,為建設新的城區奠定基礎。“三區”,即以滿堂客家大圍為中心的景區、隘子鎮圩鎮清化河兩岸生活休閑區和新公路兩旁隘子新區。一是做好隘子鎮圩鎮清化河兩岸生活休閑區和新公路兩旁隘子新區總體規劃修編,把兩區建設成隘子商貿生活休閑區,做好電力、通信、給水排水、道路交通、公共服務設施、環境衛生、公共綠地等專項規劃。利用“三舊”改造契機做好高檔居民小區規劃設計,重點開發出一批高規格、高品質的住宅小區。同時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規劃建設清化河城鎮部分河堤工程項目。隨著我鎮對外交通日臻完善,發展旅游經濟的條件已經成熟,以滿堂大圍為中心的景區要加快旅游基礎設施、配套接待設施建設,完善一批以客家民居為特色的建筑群,完善旅游交通網絡,提升景區檔次,同時加強服務水平管理,爭創
(三)項目帶動戰略
今后五年,我們要切實加大項目爭取和建設力度。堅持項目主導,把項目建設作為我鎮促進發展的根本舉措,因地制宜制定我鎮重點產業發展規劃,精心籌劃一批重大項目。加強與省、市、縣有關部門的聯系和對接,重點爭取小流域治理、交通、農田水利、飲用水工程、鄉村清潔美工程等牽動性強、受益面廣的重大項目,通過項目實施持續優化鎮域發展環境,拉動經濟增長,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為我鎮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強的項目支撐。同時要樹立精品意識,進一步健全和落實好領導聯系和服務項目制度,高標準實施好各類在建項目。
(四)文化引導戰略
經濟要發展,文化是靈魂。我鎮歷史悠久,人文璀璨,我們要充分挖掘利用歷史文化、生態文化、民俗文化和當代群眾文化,服務助推鎮域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特別是挖掘張九齡歷史文化以及客家民俗文化,申報歷史文化名鎮。要通過文化引導,不斷提升群眾的文明素質,更新思想觀念,破除小農意識和小富即安思想,致力于謀大業、快發展;要通過文化引導,不斷優化鎮域經濟發展的軟環境,提升軟實力,增強群眾參與意識,更好地優化環境,樹立形象;要通過文化引導,吸引外資開發張九齡、張發奎、滿堂大圍等歷史文化資源,把我鎮的文化優勢通過項目帶動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
二、突出抓好“品牌塑造、和諧維穩、民生改善、組織保障”四大工程
(一)品牌塑造工程
以打造項目精品來提升隘子發展動力,以創先爭優、樹立工作品牌來提升隘子形象。
積極打造亮點品牌工程。將走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的道路。一是繼續推動“食用菌、米粉、蠶桑、生豬”等特色農業向集約化、規模化發展,鼓勵和引導農民成立經濟合作社和行業協會等組織,增強經濟合作社、協會的輻射作用。二是充分發揮好冷洞村有機蔬菜示范基地的作用,將成本低、收益高、易普及的有機農產品在全鎮適宜種植經營的村居進行推廣,并做好有機農產品的品牌認證工作,逐步建設現代農業生產基地,形成隘子特色產業,成為隘子新經濟增長亮點。逐步改變我鎮農民單靠上山砍伐創收的局面,引導農民從“山頭”走向“田頭”,從“粗放種養”到“精細發展”,促進農民就業,拓寬村民生存發展的路子,同時促進隘子的生態功能區發展,實現以農業增收促林業發展的良好勢頭,形成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三是以田菇、生豬產業為依托,積極引進資金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
(二)和諧維穩工程
高度重視社會穩定工作,積極推進社會維穩體系建設,為“十二五”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要切實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把矛盾控制在基層,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民心穩定在基層。要認真開展普法的工作,堅持依法行政,強化依法治理,提高全民守法意識和依法維權意識。要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嚴厲打擊違法犯罪,加大力度打擊黑惡勢力和掃除賭博風氣,著力排查調處糾紛,及時化解民間矛盾。要充分發揮村組調解員的作用,加大信訪事項的辦理力度,認真接待和處置群眾來信來訪,確保全鎮和諧穩定。
(三)民生改善工程
堅持以人為本,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努力改善民生,發展社會事業,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和水平,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一是嚴格執行人口與計劃生育政策,營造良好的人口環境。要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群眾、夯實基礎、規范管理、提高質量、爭先創優”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思路,強化宣傳,注重服務,加大計劃生育依法行政力度,理順計劃生育與社會撫養費征收秩序。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村級計生活動室,全面推行計劃生育村民自治,落實計生獎勵優待政策,大力開展“關愛女孩行動”。加大對人口計生工作的綜合治理力度,為全面建設和諧、健康、文明的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的人口環境。
二是提高教育工作水平。要把教育發展作為提高國民素質的基礎性工作。同時積極關注留守兒童成長,充分發揮共青團、婦聯、工會組織作用,大力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確保全鎮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
三是積極發展文化體育事業,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要。以為民服務中心建設為契機,加快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文化廣場等重點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為廣大農村群眾提供圖書閱覽、文娛活動場所,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傳遞文化經濟信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求知、求富、求發展的需要;要進一步規范和完善管理職能,促進本鎮文化市場繁榮發展;要廣泛開展體育活動和全民健身運動,增強人民體質。
四是健全農村醫療體系,滿足群眾看病就醫需要。當前,我鎮農村新型合作醫療體系已基本完善,要強化科學管理,保障民主監督,要充分發揮基層衛生組織在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基本醫療服務、公共衛生管理等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障農村居民身體健康,為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堅強助力。
五是大力推進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要大力爭取相關項目,力爭實施好更多的民生工程,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開展“一事一議”,引導群眾參與,集思廣益,籌資投勞,共同搞好公共事業建設,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整治村容村貌,美化村莊環境。將重點完善隘子圩鎮飲水工程建設。興建一較大規模自來水廠,為隘子圩鎮、中學、中心小學、15個機關單位、五一村、沙橋村、滿堂村、湖灣村、聯豐村等11840多人提供安全用水,以有效解決我鎮大部分農村飲水難問題。
六是加大扶貧開發的力度,按照“村有主導產業、戶有致富門路”的思路,繼續深入開展扶貧開發“雙到”工作,落實對口幫扶責任,引導和鼓勵社會各界參與扶貧開發,幫助農村貧困家庭早日脫貧。
七是健全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體系,初步形成規范完善的安全生產法治秩序,基本形成完善的安全生產行政執法體系、技術支撐體系、信息體系、培訓體系、宣傳教育體系和應急救援體系;全鎮安全生產狀況穩定好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安全狀況明顯改善,杜絕重、特大事故的發生。不發生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特種設備、農業機械等死亡事故。
(四)組織保障工程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在黨,重心在基層,重點在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凝聚人心、推動發展、促進和諧”的作用,以創先爭優為統領,著力營造比學趕超氛圍,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證。今后五年我鎮組織建設工作思路是:以服務隘子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以創先爭優為主題,以提高執政能力為核心,努力使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體現,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充分調動,為實現新的更大跨越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和紀律保證。
一是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切實提高黨員干部的素質和能力。精神狀態是決定我們事業成敗的重要因素。全鎮黨員干部必須始終高舉大發展旗幟,堅持能快則快、能超則超、能先則先,不斷保持強勁的發展態勢;進一步解放思想,始終保持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以創新求突破,以創新促發展;發揚求實、務實、落實的優良作風,多干百姓急需和群眾得實惠的好事,多做立足長遠打基礎的實事。
二是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提高組織領導發展的能力。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完善黨委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要進一步發揚黨內民主,完善黨務公開、黨內情況通報、重大決策征求意見、報告工作等制度。要進一步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領導干部要帶頭抓經濟、抓項目、抓招商、抓民生,通過強有力的領導,形成團結和諧、共同向上的社會氛圍,推進各項工作落實。
三是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增強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通過選舉等形式,選拔更多德才兼備的能人擔任村干部,完善村干部隊伍建設和保障激勵機制。引導各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立足崗位學先進、趕先進,使創先爭優活動既豐富生動,又務實有效。堅持黨員議事會制度,充分發揮黨員代表參政議政的作用。做好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健全黨員設崗定責、黨性分析點評、干部包村聯戶、服務承諾等制度。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改進流動黨員管理,實施黨員素質提升工程。積極做好新形勢下黨員發展工作,堅持黨員標準,注重改善結構,切實提高全鎮黨員隊伍整體素質。
四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樹立黨員干部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深入推進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切實抓好政務公開和村(居)賬務管理,堅決維護群眾正當權益,防止侵害群眾利益的事發生。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加強行風政風建設,落實黨風廉政“一崗雙責”制度,努力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為構建和諧新隘子提供紀律保證。
三、堅持“兩手抓”,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
全面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必須牢固樹立全面的發展觀,在抓好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抓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為生產力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動力和政治保證。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全面提高勞動者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增強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倡導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職業道德。特別要重視和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要充分發揮青年、婦女組織的作用,廣泛開展關注老人、關愛婦女兒童和關心下一代工作,幫助弱勢群體共享發展成果,全面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加強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的宣傳教育。深入持久地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鞏固創建成果,提高創建水平。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保證。要充分發揮群眾監督機能,監督政府及各部門充分履職,提高行政效能。認真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發展愛國統一戰線。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有序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加強村民自治,擴大社區民主,認真抓好基層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大力推進并不斷完善黨務、政務、事務、村務公開。進一步發揮工、青、婦等人民團體在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中的民主參與和民主監督作用。
在總結過去五年取得的成績面前,規劃了今后五年發展的藍圖,隘子鎮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重擔在肩、責無旁貸,任務艱巨、使命光榮。我們將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深入貫徹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和帶領全鎮人民,以打造生態旅游專業鎮為目標,以堅持綠色崛起,建設宜居歷史文化名鎮為主線,深入實施“生態優先、一道三區、項目帶動、文化引導”四大戰略,深入推進“品牌塑造、和諧維穩、民生改善、組織保障”四大工程建設,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務實的作風,團結一心,搶抓機遇,真抓實干,加速崛起,為開創我鎮“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建設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