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華南農業大學組織有關專家,到我縣司前鎮考察華春6號大豆間套種模式集成與示范和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基地,并在月武村果園套種春大豆進行了現場測產,畝產達202.31公斤。
據了解,在我縣實施華春6號大豆在果園套種模式集成和技術示范現場有兩個,分別是司前鎮月武村柑橘園面積5畝,馬市鎮高水村檸檬園面積70畝。華春6號國家大豆品種示范和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基地在司前鎮溫下村,面積45畝。測產的華春6號大豆是在3月10日播種,苗期受到冰雹影響,目前處于鼓粒期,長勢較好,專家們嚴格按照《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大豆高產創建驗收辦法(試行)》測產辦法,對套種的大豆進行測產。
華南農業大學副研究員程艷波介紹,測產是按照農業部高產創建測產辦法,取三次叢伏,每叢伏大概取兩平方,然后計算它的種植密度,后面通過單株粒數,還有百粒種折算單獨產量,最后來評價今年在始興縣司前鎮華春六號高產創建的產量。
大豆是國家主要糧油兼用作物,生育期80-105天,有較強的生物固氮能力,是一種優良的輪作換茬和間套作作物,具有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結構、肥地養地等作用,適合與玉米、甘蔗、幼齡茶果樹等間套作種植。
在廣東省農業農村廳2023年鄉村振興戰略專項大豆間套種技術模式集成與示范項目資助下,項目實施單位華南農業大學在我縣依托朝成企勝(韶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分別在司前鎮和馬市鎮開展了果園套種春大豆華春6號高產示范試驗并取得成功。
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副院長、廣東省植物分子育種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少奎教授,省技術推廣中心研究員劉士亞等專家教授和司前鎮、朝成企勝(韶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以及大豆種植大戶和家庭農場等代表共同見證本次測產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