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羅壩鎮鄉村振興人才驛站成功舉辦水稻種植與增產技能專題培訓。本次活動特邀始興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專家孔祥軍現場授課,吸引了近30名村民、農業從業者及農創者積極參與,共同學習水稻高產關鍵技術,為提升本地水稻單產和推動農業現代化注入新動力。
培訓中,孔祥軍以“水稻機械化插秧高產栽培技術”為主線,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析技術要點。他結合實地作業數據,詳細介紹了機械化插秧“省時省工”(步行式插秧機每小時作業2-3畝,高速插秧機可達5-6畝)和“保障種植密度”的顯著優勢,讓學員真切感受到機械化的高效與便利。
針對機插秧苗普遍存在的“密度大、秧齡短、素質差”等問題,孔祥軍系統講解了大田泥漿育秧、工廠化育秧及“1+N”集中育秧三種模式,并重點剖析了“1+N”育秧方式的關鍵環節,包括苗床整理、品種篩選、種子消毒與催芽等,幫助學員掌握培育壯秧的核心技術。
“整地須提前3天完成,田面務必平整,泥漿沉實度要嚴格控制,這是機插成功的基礎。”孔祥軍結合羅壩鎮實際,強調整地的重要性,同時介紹了毯狀秧苗、缽苗擺栽等機插方式,并現場演示插秧機株距與深度調節、田塊作業路線規劃等內容,助力學員融會理論與實操。
在田間管理環節,他指導大家依據土壤肥力確定施肥總量,合理配置氮、磷、鉀比例,貫徹“寸水栽插、淺水護苗”的水分管理原則,并實地演示“二封一補”雜草防除技術,全面提升學員的綜合管理能力。
圍繞病蟲害綠色防控,孔祥軍倡導“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理念,提出通過田埂種植芝麻、大豆等顯花植物構建生態控害系統,推廣抗病品種、稻菜輪作等農業防治方法,結合保護天敵、稻鴨共育等生物防治措施,輔以殺蟲燈物理誘殺和優先使用生物農藥,最大限度減少化學農藥使用,推動水稻生產走向綠色、安全、高效。
“以前種田全憑經驗,這次培訓讓我學到了很多科學方法,機插秧和防病治蟲都有了明確思路。”參訓村民李大哥感慨道。本次培訓是人才驛站助力鄉村產業振興、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
接下來,驛站將繼續緊扣農業實際需求,通過集中培訓、田間實操、一對一指導等多種形式,加快農業技術推廣,幫助更多農戶掌握高產、綠色種植技能,提升農業勞動力素質,助推羅壩鎮水稻產業提質增效,為鄉村振興夯實糧食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