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始興縣太平鎮羅圍村,6000多畝的果園里,青黃相間的沙田柚掛滿枝頭,村民們穿梭其間忙著疏果、施肥;不遠處的臻記牧業養牛項目工地上,工人正加緊建設牛棚;整潔的村道旁、“四小園”里花草繁茂……這個依托“百千萬工程”興起的村莊,正以產業為筆、美景為墨,描繪著鄉村振興的動人畫卷。
盛夏時節,也是沙田柚管護的關鍵時期,在省級龍頭企業創發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果園內,村民正在一株株果樹下施肥澆灌。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省級出口示范基地,該基地種植了1250畝楊梅、2500畝沙田柚,這里的水果不僅走進千家萬戶,還遠銷海外。
“現在正是沙田柚管護的關鍵期,疏果、上肥樣樣不能馬虎,在園里干活一天能掙百十來塊,還能照顧家里。”正在給沙田柚套袋的村民笑著說。基地常年招用多位鄉親,家門口就業成為常態。
產業興則鄉村興。羅圍村持續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如今,臻記牧業養牛項目的土地已平整完畢,牛棚建設如火如荼,建成后能帶動35人就業,每年為村集體增收6萬元;140多畝黃煙地里,種植大戶帶領30多位村民忙碌著,升級后的水圳、機耕路讓規模化種植更順暢;“千畝果園”綜合體項目正穩步推進,停車場、水肥設施接連落地,未來還將建水果加工廠,把鮮果變成干果、罐頭,讓產業鏈拉得更長。
村子美了,日子更舒心。“你看這新修的路、整潔的院子,住著多舒坦!”村民指著村里的變化滿臉歡喜。羅圍村實施的“百千萬工程”典型示范村建設項目,讓基礎設施煥然一新,“四小園”里金竹、月季、三角梅競相綻放,“三清三拆”拆出了整潔,也拆出了村民的好心情。包點干部包干到戶,黨員帶頭、村民參與,“積分制”讓大家主動收拾房前屋后,村里的衛生死角不見了蹤影。
鄉村治理有妙招,共富之路越走越寬。村里的“三資”管理在陽光下運行,集體資產交易全程透明;網格員走村串戶,1宗矛盾糾紛就地化解;水果分揀鄉村振興車間里,50位村民靈活就業,人均月收入4000元;強村富民農業有限公司開起了便利店,填補了村里的商業空白。
借著國道G323改道的東風,羅圍村正謀劃著更大發展:依托果園建產學研游基地,深挖漢代城堡遺址開發研學旅游,讓一二三產融出更多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