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農事正忙。我縣沈所鎮的南方黃姜迎來了采收期,姜農們正搶抓農時采挖生姜,收獲著一筐筐美好“姜”來。
在南方村上南坑組的一片山林里,年近七十的村民鐘良樂夫妻倆已經連續兩天在采挖生姜了。
一塊塊剛挖出來的生姜
體態飽滿 色澤鮮艷
堆滿了田間地頭
生姜的植株枝肥葉厚
郁郁蔥蔥 長勢喜人
姜花開在從中 彌漫著濃郁姜香
鐘良樂告訴記者姜花開得好,說明這姜也長得好,成熟,可以采挖了。“如果要看姜有沒有成熟就要看有沒有姜花,姜花好,開了,就可以開始拔姜了。挖出來的姜特別漂亮,有紅頭、很靚的苗就說明這個姜沒有犯病,產量就很高,畝產平均可以達到一萬斤左右,今年的姜算是豐收了。”
鐘良樂負責割姜葉,挖生姜,妻子賴年韶在坐在一旁,負責抖落附著在表面的泥土,再修剪枝葉并進行裝袋。她告訴記者,南方村人祖輩都在種姜,到她們家已有三代上百年的歷史了,南方村山高林密,這里的土壤、環境、氣候都非常適宜小黃姜的生長,每年靠著種姜家里的收益都不錯。
“我們一家幾代人都是種生姜的,我們南方村自古就是種生姜的,從我嫁過來我就一起種生姜,到我這一代,種生姜種了有上百年了。”賴年韶說,姜的價錢一直都很穩定,一畝的收益有五六萬塊錢。“現在要帶孫子、孫女,只能種兩畝多,每年的收入都基本上能達到9—10萬元左右。”
據了解,南方村人種姜堅持種植期間不連作,輪作間隔數年的傳統,以防止土傳疾病尤其是姜瘟病的發生。生姜挖出來后,還要埋在兩三米深的地窖里保存。南方姜姜肉鮮嫩,辛辣鮮香,當地人都喜歡用它配以黃酒、雞蛋,煮給產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