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小產業,成就大振興。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馬市鎮紅梨村積極發揮黨支部帶頭作用,為村里產業發展出謀獻策,創辦香菇種植產業,探索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走進馬市鎮紅梨村蛇窟組的香菇種植大棚,一股清新的菌香撲鼻而來。一排排菌棒擺放整齊,朵朵如云的香菇從中“鉆”出,格外吸人眼球。村民們正穿梭在菌架間忙著采摘新鮮香菇,不一會兒,身邊的菌筐就被裝得滿滿的。

紅梨村村民陳菲云說,在村里辦了個香菇廠,有空自己就過來幫忙采摘香菇,因為離家里很近,在這里上班可以增加家庭收入,這樣很好! 馬市鎮紅梨村村干部傅根華向記者介紹,發展香菇產業種植是紅梨村走出的一大步,今年九月才開始種植,一個多月后,這些香菇都冒出來了,而且長勢喜人,實在是令人高興的一件事。 傅根華表示,他們引進培育的食用菌產業項目,對于馬市鎮比較單一的上造種煙下造種水稻產業來說,可以豐富當地產業的多元化,所以在積極探索引進一些相對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來推廣。
據介紹,大棚共種植了四萬棒香菇,第一批種植的兩萬棒已經開始出菇進入采摘,目前每采摘量在200斤左右。第二批要二十多天后出菇。基地內的每株香菇菌棒一個周期可采收1.3斤香菇,每斤鮮菇的售價在4元左右,下一步,該村將繼續發展香菇種植,讓小香菇撐起鄉村振興的“致富傘”,釋放出鄉村振興大“蘑”力。 傅根華說,為保障生產順利進行,他們還從隘子鎮請鄉“土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同時,帶動當地村民能夠在家門口就業。目前,他們處于探索階段,如果產業發展得好了,會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回鄉創業進一步把產業做強做大。 紅梨村的香菇種植產業,如同一顆希望的種子,在鄉村振興的沃土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它不僅是紅梨村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的勇敢嘗試,更是鄉村產業多元化發展的生動實踐。在不久的將來,這顆希望的種子將綻放出更加絢爛的花朵,為紅梨村乃至整個鄉村振興事業貢獻出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