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好秧一半稻,苗好三分收。”雖說眼下還是天寒地凍的天氣,然而,在我縣沈所鎮粵北兄弟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智能化水稻育秧中心卻已經開始了早稻育秧工作,為新一年的豐產增收打下基礎。
記者在沈所石內村的育秧中心看到,占地近20畝的連棟大棚已經搭建了起來,大棚內的溫度明顯要比外面高許多,一臺全自動水稻播種育秧機正在工作,擺盤、撒土、澆水、撒種、再蓋土,經過育秧機流水線作業,一個個秧盤快速制作完成,工人們只需把運輸帶上的一個個秧盤取下來,放在地上整理好,大家分工合作,一個小時就制作了700多個秧盤,開啟水稻生產的“加速”模式。“今天是我們第一天育秧,總共育秧線有三條,一條育秧線的工人有九個,一個小時育七百多盤秧,一天下來一條育秧線可以育5000多盤秧。”育秧中心負責人邱萍介紹道。
據了解,和傳統秧田育秧相比,機械化育秧更省時、省力、省投入,且流水線育秧方式谷種播撒均勻,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去年底粵北兄弟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了52萬多元在智能化水稻育秧中心建起了連棟大棚,提前育秧,讓農戶搶抓時機早日開始春播生產。
目前,育秧中心已經接收了1.2萬畝的育秧訂單,育秧工作也將在一個星期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