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豐收的季節
澄江鎮方洞村首次引種的洛神花迎來了豐收
村民們正忙著采摘、挑揀、裝筐、去核
分工明確
處處是一派豐收的景象
火紅洛神花種植
成了該村探索出的一條壯大村集體經濟
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走進方洞村,記者就被一筐筐擺放在村委會的洛神花吸引住了。村黨支部書記何運華向記者介紹,這果體通紅、鮮艷似火,形狀又酷似迷你火龍果的就是洛神花,又稱玫瑰茄,村委會把村民種植的洛神花收購來后,就在村里的鄉村振興車間進行加工,每天都有村里的老人在幫忙給洛神花去核,賺取手工費。只見六七個村民圍坐在收購回來的洛神花旁,一邊閑話家常一邊用手里的特制長管把洛神花的核從底部刺出。村民邱國嬌已經74歲了,但她依然眼疾手快,做這樣的手工活一點也不耽誤,而且還樂在其中。“ 這個活很容易干的,洛神花去了核就可以了,大人小孩都可以做,反正老人家沒事做,在這里有說有笑,心里面很舒服,很快樂!”
何運華介紹說,目前正是洛神花的采收旺季,澄江各個種植基地的洛神花都會運送到村委會,每天的收貨量都有1000多斤。經過去核之后,洛神花和核被分裝在不同的框里,各有用處。除核后的洛神花被運送到村委會對面的鄉村振興車間,經過清洗機自動清洗,吹干,包裝秤重就可以入冷庫,等待裝車出口國外市場。
在該村拆舊復墾的一片空地上,記者見到了村委會種植的一大片洛神花,這些洛神花都長得枝繁葉茂,高大婆娑,一條條枝干上結出一個個紅彤彤的果實,連成串。洛神花是一種常見的藥食同源食品,具有美容、瘦身、降血壓等功效,被譽為“植物紅寶石”,在國內外保健品市場頗受消費者喜愛。該村通過試種,發現洛神花非常適合在澄江種植,它不僅對土地和周邊環境沒有很高的要求,而且生命力強,經濟價值高,效益顯著。種植洛神花既能夠解決農村閑置土地荒山,也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實現雙贏。
村民張雪蓮今年是第一年試種,她家只種了四畝多,沒想到這洛神花結出了那么多的果實,她心里的喜悅溢于言表。“產量很高,每天都能摘到兩三百斤花,賣兩塊錢一斤,我們村的村民有很多人種了洛神花,都拿到村委會去賣,我們賣花都賣上癮了。”
目前,方洞村洛神花的種植已經發展到了暖田、鐵寨等村共180多畝,該村有信心明年將發展到千畝以上,把洛神花種植打造成方洞村的特色產業,成為方洞村的特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