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崗鎮寨頭村梁屋組拆舊復墾現場(鄧斌/攝)
10月17日上午,始興縣頓崗鎮寨頭村梁屋組,一片寬闊肥沃的耕地頗具規模,村民們正忙著平整土地、修筑水渠,誰曾想到一個多月前,這里還是一個頹廢的空心村,橫七豎八杵著一間間閑置的泥磚房和破敗的豬牛欄。梁屋組隊長梁必發興奮地說:“舊村場變成了耕地,村民得了分紅,村集體還有了收入,我們就可以把村子建設得漂漂亮亮的了。”
加速度,一個星期簽訂同意書
寨頭村位于頓崗鎮西南方,村小組之間遍布連接,廢舊的宅居房、閑置房多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影響了村容村貌。拆舊復墾項目涉及梁屋、廟下、張屋、徐屋、塘背、李屋等6個村小組190戶。
“我不同意”,梁屋組村民梁新為得知工作人員的來意后,只說了一句話就將工作人員拒之門外,其他村民對拆舊復墾的政策也是抱著懷疑的態度,積極性不高。
萬事開頭難。頓崗鎮黨委書記鄭萬龍在推進會上要求鎮村干部:“加大宣傳力度,讓村民真正了解到拆舊復墾的好處。”于是,一場“地毯式”宣傳轟轟烈烈地開展了。鄭萬龍給村民算了這樣一筆賬:按照廣東省政府設立的每畝50萬元的最低保護價,復墾指標成交并扣除成本后,凈收益按5%、5%、15%和75%的比例分配給縣級財政、鎮級財政、土地所有權人和土地使用權人。按每畝5萬元的成本計算,村民一畝地就可分得30多萬元,而且以后還可繼續在地里耕種。此外,通過拆舊復墾,寨頭村增加的40多畝耕地,可為村集體帶來270余萬元的收益。縣、鎮及土地所有權人獲得的復墾指標收益也將全部用于新農村建設。
拆舊復墾的政策很快如春風化雨溫潤民心,得到了越來越多村民的支持。梁新為后來說:“能拿到一大筆錢,地也還是我們的,這是好事,大家都非常支持。”不到一個星期,寨頭村全體村民100%接受了項目的開展,190戶村民全部簽訂了拆舊復墾同意書。
群眾利益無小事,拆舊復墾工作面廣,涉及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頓崗鎮在推進拆舊復墾工作過程中,堅持透明公開、公正公平。在測量農戶老舊房時,主動讓農戶參與進來,主動邀請村組德高望重者和外出鄉賢參與進來,測繪公開公平公正,最大程度保障農戶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同時,在確定房屋權屬和面積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當場進行調處,現場妥善解決。
“拆掉舊房子,迎來新生活”,寨頭村支書張富強激動地說,“從舊復墾項目中獲得的分成收益,我們準備用于完善村莊基礎設施,搞好綠化美化,發展鄉村旅游。有了資金后盾,我們的村子將充滿活力。”
樹典型,引領示范帶動作用
始興縣國土資源局局長李新兵介紹,寨頭村拆舊復墾工作進展迅速,對整個粵北地區拆舊復墾工作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省市相關領導對此點贊,周邊市縣(區)也紛紛派人前來參觀學習。目前,寨頭梁屋拆舊復墾點已接近尾聲,完成水田墾造20畝,正等待專家組的驗收。
“拆舊復墾工作是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的重要舉措。長期以來,農村存在一戶多宅現象,老房子久無人居逐漸破敗,既影響村容村貌,又浪費土地資源”,李新兵說,“今年9月份以來,始興縣創新思路,把土地拆舊復墾作為助力脫貧攻堅、深挖農村發展潛力的突破口,立項18個項目,擬復墾372畝。”
李新兵介紹,始興縣將拆舊復墾工作列入了今年的中心工作和重點工作來抓,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協調推進拆舊復墾工作。建立起工作農戶臺賬,分類登記拆除戶信息,特別是黨員干部、外出鄉賢、村組德高望重人員信息,為有序推進拆舊復墾奠定基礎。堅持黨員干部帶頭,發揮鄉賢影響力,起示范效應。做好信息公示,自覺接受社會各界廣泛監督;在涉及房屋權屬和面積確定等關鍵問題時,主動邀請農戶親自參與測量,同時邀請村組德高望重者和外出鄉賢參與監督,最大程度保障農戶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
“為了讓村民放心,我縣還創新舉措,提前預支一部分分紅給村民,讓村民對拆舊復墾的好處看得見、摸得著”,李新兵說,始興的18個立項項目涉及6個鄉鎮,所有項目均已完成公示,其中羅壩鎮和平村、頓崗鎮寨頭村和寶溪村、馬市鎮都塘村4個拆舊復墾項目已動工,共計面積168畝。
目前,始興縣充分發揮寨頭村的示范帶動作用,全縣拆舊復墾工作轟轟烈烈進行,從“要我墾”到“我要墾”,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得到了進一步調動和發揮。拆舊復墾的順利實施,不僅有效解決農村建設用地閑置問題,更能為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騰出土地,提供資金,其引發的“連鎖反應”,即將激活鄉村發展的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