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發展觀已成為指導各地旅游發展的先進思路,為各地的旅游建設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而特色小鎮作為全域旅游結構下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廣闊的市場基礎與充分的資源優勢,成為發展全域旅游的排頭兵。近期始興各鄉鎮結合自身資源開展的各項活動,讓始興的鄉村游一度火爆,則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日前,始興縣成功入選首批“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對此,黃令遙表示,“始興農業產業基礎雄厚、旅游資源豐富,應該利用優勢去對接珠三角,補償珠三角所缺失的,這樣的對接才有意義,這樣的特色小鎮才有與眾不同的韻味。”
突出產業帶動,打造富有特色的“一鎮一主業”
被譽為“粵北糧倉”的始興縣水土肥沃,為優質農產品的生產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可以說,始興最大的優勢在于農業產業的獨特性。
記者了解到,根據縣委、縣政府的安排,在對市場進行全面摸底后,未來,始興縣將緊扣有機蔬菜、優質水果、優質黃煙、優質中藥材等傳統產業,主攻最有基礎、最有優勢的產業,使每個鄉鎮都形成自己的特色產業,并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支持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和配套服務業,促進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發展。
與此同時,始興縣還將依托農村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積極興辦農家樂和特色民宿,大力發展農業休閑度假、旅游觀光、農耕體驗、健康養生、農村淘寶及創意農業等新產品、新業態,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強鎮、商貿重鎮、旅游旺鎮和歷史文化名鎮。
突出文化引領,傳承獨具韻味的“一鎮一文化”
每個特色小鎮都要有文化標識,才能夠給人留下難忘的文化印象。
深諳此理的始興縣開始了一場“保護運動”,強化特色小鎮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傳承,加強特色小鎮文物資源的調查、挖掘和保護。一方面抓好圍樓、民族村寨、古村落、古建筑的保護修繕和展示利用,另一方面做好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民風民俗、歷史典故、民間工藝的搶救保護和收集整理,鼓勵建設特色博物館、藝術館。同時,還計劃培育一批名鎮、名村和歷史文化街區。
此外,該縣堅持把“文化+”“旅游+”理念融入特色小鎮建設全過程,加強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推進文化基因與小鎮規劃、旅游發展、農業開發、項目建設的深度融合,培育獨特的客家文化、歷史文化、農耕文化,形成“人無我有”的小鎮特色文化,讓更多的游客流連忘返。
突出景觀建設,厚植充滿魅力的“一鎮一風格”
過往的經驗告訴我們,重建不應該是“大拆大建”“貪大求洋”,而應該是“修舊如舊”的傳承和保護,所以,在景觀建設方面,始興縣堅持精致建設、從容建設,在尊重鎮村自然生態、歷史文化遺存的基礎上,按照城市設計的理念和方法,科學規劃小鎮的風貌特色、產業發展、空間布局,推動鎮村朝著“小而精、精而美”方向發展。
而據記者了解,該縣還將開展“特色民居”旅游化改造,深入實施“美村行動”,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完善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機制,加快推進古建筑、古村落的修復與置換,形成完整獨特的村莊景觀;推進“美麗田園”建設,繼續開展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積極培育稻田景觀、茶園景觀、果園景觀、花卉景觀、梯田景觀等美麗田園品牌,打造一批農事景觀、農耕特色與自然山水、鄉村風貌融為一體的田園景觀。
推進小鎮“景區化”建設,開展“國家級生態鄉鎮”“廣東名鎮名村”創建活動,加強農村暢通工程、田園通道、景觀通道、慢行車道等配套設施建設,抓好墟鎮、村莊、田園、美食、歷史文化等節點的串聯工作,建設“一鎮一風格、一村一風情”的“高顏值”小鎮,形成處處有景點,鎮鎮是景區的全域旅游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