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際,8月15日,2025年全國生態日廣東省活動在韶關始興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領導干部、專家學者及行業協會代表齊聚始興,共同探討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路徑,交流廣東零碳園區建設的探索經驗。其間,始興縣在分享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方面的實踐做法備受關注,其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綠色發展新路子,為全省“兩山”轉化實踐提供了“始興方案”、貢獻了“始興智慧”。
盛夏8月,位于始興縣的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迎來一年中最熱鬧的時節。巍峨挺拔的群山上的森林郁郁蔥蔥,而樹下,黃腹角雉優雅踱步的覓食、豹貓敏捷靈動的在枝丫間跳躍、中華鬣羚的矯健身姿也穿梭在山嶺之間,此外,“憨態可掬的豬獾”等一幅幅生機勃勃的自然畫卷,被紅外相機監測網絡和科研監測綜合云服務平臺記錄了下來。
發現野生高等植物2077種,野生動物1692種,多次登上央視大屏,在系統觀念保護生物多樣性下的車八嶺,先后被認定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示范基地”和全國首個“中國生物圈”。
始興之綠色不僅在車八嶺。早在上世紀90年代,始興就展現出了超前的生態意識,率先提出創建“現代生態縣”的構想,成立廣東首個縣級生態辦,發布全國首份縣級生態白皮書,自此開啟了長達40年的生態堅守與探索之旅。如今,全縣林地面積占國土面積的82.3%,活立木蓄積量達1752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從90年代初的69%躍升至77.88%,始興的綠色發展更加“枝繁葉茂?!?/p>
“我們始終把生態環境視為最寶貴的財富和最大的發展底氣?!笔寂d縣委書記華關表示。在這40年里,始興以繡花功夫厚植生態底色,近年來,更是堅持“生態立縣”戰略,統籌城鎮鄉村、山上山下、“四旁五邊”,精準布局綠美空間,2024年榮獲“綠美廣東競風華”北部生態發展區第一名、全省十強。同時,立體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空氣質量優良率高達99.7%,斷面水質達標率100%,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穩居全省前列。
金融是企業發展的推進器和潤滑劑。對生態價值轉換的企業而言,一頭連著綠水青山的生態基底,一頭牽著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未來。然而,坐擁著亟待喚醒的生態寶藏,往往因抵押物缺失、價值評估難等問題卡在融資關口,優質項目在資金瓶頸前步履維艱。
為助推綠色實體企業高質量發展,始興創新推出“光伏貸”、“取水權抵押貸”、“竹子e貸”等“生態+”系列金融產品,為綠色企業提供額度提升、利率優惠等信貸服務,累計投放貸款15.39億元,有效破解企業融資難題。羅壩鎮一家從事竹制品加工廠的負責人李經理感慨道:“之前我們想擴大生產規模,可苦于沒有足夠的抵押物,貸款之路一直不順暢。‘竹子e貸’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額度能滿足我們的需求,讓我們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生產和研發中。”
“我們聚焦破解‘環保——發展’二元困境,解決生態產品度量難、抵押難、交易難、變現難‘四難’問題,創新構建‘1+1+1+N’價值轉化新路徑,持續拓寬‘兩山’轉化路徑?!比A關介紹說。除建設“1”個生態資源庫、完善“1”個綠色金融體系外,始興還建立“1”個生態資源交易中心,以縣屬國企為主體成立“兩山”合作社,按照“零存整取”模式,對生態產品進行統一管理、流轉、交易,成功實現交易金額8300萬元,還通過綜合運用特許經營權和碳排放權,吸引社會資本2.62億元,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
在拓寬“N”種轉化模式方面,始興縣也是成果豐碩。以生態農業為例,謀劃打造的優質蔬菜、特色水果、林下經濟“3個10萬畝”特色農業產業帶,以及引進的“北櫻南移”大櫻桃、“深愛系列”風味番茄、省級蔬菜產業園等高端現代農業產業項目,拉動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年均增長6%以上。
嶺南大地上,客家人幾經喬遷,在始興這片土地上安居樂業。大山巍峨、大樹蔥郁、河流潺潺,早已成為群眾心中永恒的鄉愁。近日,位于始興縣頓崗鎮的周所農村未來社區迎來首批入住村民,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除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村民帶來的巨大變革外,那抹沁人心脾的綠色,更是新房最鮮明的底色,講述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始興故事。
走進周所未來社區,仿佛踏入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社區以一棵有著500年樹齡的古榕樹為起點,將17棵百年古樹、新種植的1萬多株樹木巧妙串聯,如同串起一顆顆珍貴的綠色明珠。剛搬來不久的村民陳大伯指著窗外的景致,笑著說,“以前住的老房子周邊雜亂得很,現在好了,出門就是樹,空氣都新鮮得很,每天早上推開窗,都是山、水和綠化,心情別提多舒暢了?!?/p>
據悉,始興堅持以綠潤城,著力推動“大地植綠、心中播綠、全民享綠”成為時代新風尚。在建設生態宜居和美城鄉方面,結合老舊小區改造經驗,科學推進見縫插綠、立體植綠、拆違建綠、留白增綠。如今,社區所在區域的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已提升至49.6%,“推窗見綠、出門見景”的美好愿景在這里成為了觸手可及的現實。
同時,為了弘揚生態文明理念,始興謀劃舉辦了生態攝影大賽、環車八嶺自行車賽等系列賽事活動,連續12年舉辦“青年生態文學大賽”嶺南生態詩歌論壇,培育了濃厚的生態文化,講好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始興故事。同時積極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費方式,形成了人人、事事、時時、處處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氛圍。始興的生動實踐,深刻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內涵,為廣東乃至全國縣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提供了可借鑒、可推廣的“始興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