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時節,春意漸濃。行走在始興的鄉村,山野盡是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田間地頭春耕備耕如火如荼,處處可見忙碌的身影,各“菜籃子”基地滿目青翠、生機勃勃……特色產業與美麗的田園風光相互交融,奏響了鄉村全面振興的“奮進曲”。 始興是農業大縣,素有“粵北糧倉”之稱,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米袋子”“果盤子”“菜籃子”。2022年,始興“三農”工作繼續走在韶關市前列,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45.9 億元,增長8.7%,增速居全市第三,連續4年在全市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獲評“優秀”等次。2023年,始興縣將聚焦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和城鄉協調發展,推動“農業大縣”邁向“農業強縣”。 始興召開縣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 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動員會 糧食和重要農產品增產豐收。2022年全縣完成糧食種植面積16.4萬畝,產量7.5萬噸,超額完成市下達的糧食生產目標,糧食播種面積與產量連續10年穩定增長。嚴守耕地紅線,完成21.13萬畝耕地保有量任務和19.86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任務,整治撂荒耕地7073畝,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1.6萬畝。蔬菜產量18.5萬噸、同比增長7.6%;水果產量13.2萬噸、同比增長27.8%;生豬出欄18.73萬頭、同比增長5.4%。 鄉村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2022年,始興縣建立韶關市首個“鄉村產業振興貸”風險補償機制,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注入資金“活水”,全年累計為14家涉農企業發放貸款6500萬元,共培育省市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24家,粵字號農業品牌38個。全縣10個鄉鎮全部成立強鎮富村農業公司,成立半年多累計銷售金額近千萬元,其中馬市鎮強鎮富村農業公司達到限額以上零售企業規模,成為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謀劃實施“3個10萬畝”特色農業發展規劃,“一縣一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逐步健全,全縣擁有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建成鄉村振興車間7個,帶動127人實現家門口就業。 和美鄉村提“顏值” 增“氣質”。常態化長效化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投入1000萬元激勵鄉村振興擂臺比武,投入6800萬元新打造美麗鄉村示范點23個,全縣60%以上行政村達到美麗宜居村標準。深入推進農村垃圾、廁所、污水“三大革命”,新增改造農村戶廁107戶,新建農村公廁27座,483個自然村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推進村內道路攻堅行動,投入2.3億元完成388公里村內道路硬化及附屬水溝建設。投入900萬元開展“關愛老區 光亮工程”,在93個行政村安裝太陽能路燈10033盞。全面推進美麗鎮村建設,投入1500萬元新增完成4個鄉鎮美麗圩鎮建設,8個鄉鎮完成老舊小區改造。謀劃打造“環車八嶺”鄉村振興示范帶,高質量完成城南-沈所“詩畫田園·十里彩杉”等4條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 2023年,是始興地區生產總值突破“百億”目標后踏上新征程的關鍵之年,始興將堅持“農業穩縣”戰略,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為抓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統籌抓好“三農”各項工作任務,扎實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推動縣鎮村協同高質量發展,實現城鄉面貌大躍升,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跨越式增長夯實基礎、筑牢基本盤。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統籌抓好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墾造水田、不實補充耕地整改,加快推進羅壩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省級試點,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2.48萬畝。全年完成糧食播種面積17萬畝以上,其中水稻面積15萬畝以上,糧食產量8.5萬噸以上,其中水稻7.5萬噸以上,生豬出欄20萬頭以上。 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完善落實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用好塘廈始興對口幫扶和駐鎮幫鎮扶村機制,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消費幫扶,管好用好扶貧項目資產,扎實推進鄉村振興車間建設,增強脫貧人口內生發展動力,確保全縣2720戶6702人脫貧人口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低于10420元。 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3個10萬畝”農業產業帶建設,完成10個相對集中連片200畝以上特色水果、林下經濟、有機蔬菜規模種植基地建設,高質量打造優勢特色農業產業集群。用好“鄉村產業振興貸”風險補償政策,扶持發展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啟動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項目,加快推進蔬菜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力爭2023年成功申報柑橘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積極創建國家農村產業(竹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堅持以人才和科技賦能農業發展,抓好西土育種繁育基地、錢多多高端養殖等項目建設,培育壯大生物育種產業。創新強鎮富村農業公司運營管理,力爭50%以上強鎮富村農業公司實現年營業額超500萬元,其中1-2家超1000萬元。 著力打響始興農業品牌。大力實施農業品牌創建行動,加快“張九齡宰相粉”創建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工作,2023年新創建“國字號”和“粵字號”農業品牌 2 個以上、“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2個以上。開展“始興楊梅節”宣傳推介活動,“以梅為媒”講好始興農業品牌故事。 強化農業產業大招商。聚焦“食品加工、農特產品、中草藥材、觀光農業、規模養殖”等5條農業全產業鏈,加大農業產業招商引資力度,力爭實現簽約項目4個以上,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個以上,實際到位資金4億元以上。 塑造和美鄉村新風貌。高標準建設“環車八嶺”鄉村振興示范帶,2023年重點打造城南鎮“果蔬飄香?金谷糧倉”和沈所鎮“紅色傳承?古韻今風”等2條先行示范帶,爭創省級鄉村振興示范帶。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全域推進農村“三線”整治,2023年底前完成戶廁改造1000戶以上,新建公廁50座以上,實施墨江流域污水治理項目,改造提升“四好農村路”65公里,確保全縣113個行政村1045個自然村持續保持干凈整潔村標準,70%以上行政村達到“美麗宜居村”標準。深入推進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現代化,完善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鄉村治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