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中省港澳媒體團一行來始興開展“綠美廣東春季造林記者行”新聞采訪活動。縣委書記華關與媒體團會面,并向他們介紹了我縣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情況,分享了綠美始興建設成就。
由中新社、央廣網、中國報道、南方日報、廣東新聞廣播電臺、大公報、廣州日報、澳門日報、廣州電視臺、信息時報等中省港澳媒體組成的特邀媒體團實地走訪了太平鎮水南村綠美古樹公園以及太平鎮水南村人工造林點等地,用鏡頭、文字記錄始興生態美景,親身感受始興優越的生態環境和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以來的新變化。
近年來,始興縣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戰略,扎實開展綠化廣東大行動,持續深化林長制改革,林業生態建設和林業經濟發展取得長足的進步。當前,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7.81%,森林面積16.59萬公頃,森林蓄積量1619.92萬立方米,先后獲得“中國最美小城”“中國綠色名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全國林業生態建設先進縣”“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等榮譽稱號。今年是綠美始興生態建設之年,我縣將舉全縣之力,久久為功、持續發力,全力打造綠美廣東“始興樣板”。
在古樹公園,媒體團的記者們參觀了我縣“創森”成果和始興科普杯生態攝影獲獎作品展覽。在一幅幅動植物的照片里,記者們深刻感受始興神奇美麗的自然生態系統、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采訪活動中,多家媒體記者針對我縣具體創森做法、創森成果、縣域生態經濟等情況踴躍發問,華關、周志明等縣領導與記者們面對面,深入交流,分享始興創森經驗。
據介紹,從2018年4月啟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以來,我縣一以貫之地把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當成“一把手”工程來抓,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的“創森”工作領導小組,認真對照國家森林城市指標要求,扎實開展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行動、城鄉一體綠美提升行動、綠美保護提升行動、綠色通道品質提升行動、古樹名木保護提升行動、林業產業發展提升行動等六項提升行動,積極組織開展義務植樹活動,五年來共組織超過77萬人次參與植樹,完成義務植樹達230萬棵,推動始興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不斷提升。經過全縣上下共同努力,我縣“創森”工作進展順利,5大體系21項指標均達到“創森”工作要求,全縣森林覆蓋率從77.34%提升至77.81%,多項工作成績居全省前列。
在太平鎮水南村人工造林點,記者們參觀了我縣湘南枇杷園桉樹退出人工造林活動。現場,大片的桉樹林已經砍伐退出完成,在待種山坡上,密密麻麻的護林員和植樹村民正在忙碌種植楠木、黑木相思等新樹苗。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羅世孝博士和省林業調查規劃院楊沅志教授向媒體團的記者們一一介紹了桉樹退出的原因和植樹造林的技術要點。隨后,記者們紛紛加入造林活動,有的鏟草除雜,有的挖坑放苗,有的澆水施肥,齊心協力為始興增添一抹新綠。
省林業事務中心、市林業局及縣林業局有關負責人參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