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動全縣圍樓資源活化利用,擦亮“中國圍樓文化之鄉”品牌。10月10日下午,我縣召開圍樓活化利用專題協商會議。縣委書記華關主持會議并講話,宋在軍、曾光明等縣領導出席會議并參與討論。
始興是“中國圍樓文化之鄉”,圍樓數量之多、類型之豐富、特色之鮮明,在全國罕見。據統計,全縣有歷史記載的圍樓共有500多座,至今保存較好的有249座,其中,國保2處,省保8處(10座),縣保17處,列入縣級不可移動文物名錄的有172處。近年來,我縣著力推動圍樓活化利用工作,創新圍樓保護和利用方式,開展圍樓認養工作;每年安排專項經費對圍樓進行保護、利用及維修,目前有45座圍樓得到修繕保護。但限于財力、觀念及圍樓建筑自身的先天性不足等原因,我縣圍樓活化利用工作還有待加強和改進。
今年,縣政協圍繞縣委提出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跨越式增長”的工作目標,將“始興圍樓活化利用”確定為今年協商議政的主題,組織開展了專題大調研、大協商活動??h政協特別邀請民進始興總支、縣知聯會等,與政協各專委組成了6個課題組,深入基層開展不同課題的調研。調研組走訪群眾,問計行家,查找資料,認真探討分析,學習其他縣市有關圍樓、古村、民居等保護利用方面的經驗,最終形成了1個調研總報告,5個分報告。
會上,各調研組圍繞“始興圍樓活化利用”、“利用社會資本做活做實圍樓認養”、“太平鎮匯川別墅活化利用”、“利用沈所鎮棟護晴嵐圍樓打造特色旅游名片”、“活化利用圍樓助力鄉村振興”、“羅壩鎮長圍村圍屋活化利用”等課題進行匯報,分析了當前我縣圍樓活化利用的基本情況及存在問題,就“如何活化利用好圍樓”提出意見和建議。隨后,與會人員充分交流探討、集思廣益,為加快推動圍樓資源活化利用,擦亮“中國圍樓文化之鄉”品牌建言資政。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要謀劃長遠,樹立大圍樓意識,循序漸進推動始興圍樓申遺。要著眼中期,法治化保護利用圍樓,確立龍頭品牌。要立足當前,加強圍樓保護、圍樓管理、文旅融合,加大宣傳力度、資金投入,強化圍樓活化利用。
會議指出,始興圍樓不可復制、不可再生、不可多得,也無可替代。保護好、活化利用好始興圍樓,讓圍樓再現歷史的風采、再展人文的魅力,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要以對歷史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用心用情做好圍樓保護和活化利用各項工作,讓始興圍樓在新時代涅槃重生、大放異彩。
會議要求,全縣各級各部門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的重要論述,以及省委書記李希在韶調研指示精神,積極探索圍樓活化利用。一要賡續文化基因,彰顯古建筑文化藝術價值,傳承弘揚嶺南優秀傳統文化,凝聚圍樓活化利用的思想共識。二要突出規劃引領,摸清現有圍樓信息底數,明晰確定圍樓產權,科學制定發展規劃,做實做細圍樓活化利用基礎工作。三要加強保護管理,加大搶救性修繕保護力度,健全圍樓保護管理機制,積極謀劃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以“繡花”功夫守護好寶貴圍樓財富。四要注重創新融合,增強“圍樓+”新理念,大力發展“圍樓+旅游”、“圍樓+綜合服務”、“圍樓+創意產業”,讓始興圍樓煥發新生機、綻放新光彩。五要強化系統思維,抓好協商成果落實轉化,健全工作落實機制,講好始興圍樓故事,匯聚推動圍樓活化利用工作合力。
各鄉鎮黨委書記、各相關單位負責人,以及民主黨派、知聯會、工商聯代表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