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撂荒耕地復耕復種,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穩定糧食生產,我縣出臺了《2022年始興縣糧食生產補助方案》和《2022年始興縣撂荒耕地復耕復種糧食獎補方案》,充分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種糧積極性,有力推動了我縣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工作。
記者在馬市鎮柴塘村大禾嶺的水田墾造項目現場看到,原本的荒山變成了綠油油的稻田,用于灌溉的水流從山頂的灌渠流下,滋潤著這里的水稻。而在都塘村中心崗的示范田里,大塊平平整整的稻田一眼看不到邊,隨著夏日的微風像海浪一樣擺動。
縣農業農村局農科所所長黃振標告訴記者,馬市鎮都塘村農業社會化創新示范基地是省鄉村振興駐沈所扶貧工作隊多方聯動,由縣農業農村局組織實施。基地實行統一品種、統一機耕、統一育秧、統一機插、統一田間管理,這樣全程機械化服務的試點,可以極大地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抓住時機不誤農時,并通過一系列的技術幫扶在鄉村推進社會化服務試點。
澄江鎮四村原來有大部分農田基本處于拋荒狀態,現如今即便是偏僻的山區,這里也種上了大片的水稻。不僅如此,澄江鎮今年的撂荒耕地整治已超額完成360畝的任務,達到了720畝。四村村還將繼續做好撂荒耕地整治工作,利用山區良好的生態資源,做好明年一千多畝撂荒耕地的整治,種好優質水稻。
近兩年來,澄江鎮將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工作作為重點工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推進撂荒耕地整治工作。下一步,澄江鎮將繼續鼓勵各村委會,按照大膽想,果斷干的思路,對撂荒耕地進一步集中摸排,對可復耕的撂荒耕地進行整治,讓撂荒地成為村民的致富田。
據介紹,澄江鎮在進行撂荒耕地整治中,主要采取三個措施,一是村民有意愿復耕復種的,由村民進行復耕復種。二是以村委會的名義,或以村經濟合作社的名義進行復耕復種。今年澄江鎮有6個村委會,利用村經濟聯合社和東莞產業幫扶資金,一共流轉了接近700畝土地發展產業。三是對于一些相對偏遠,技術條件不是特別好的撂荒耕地,由鎮上統一安排機械引進專業合作社進行集中的整治。
截至7月底,我縣已完成自查撂荒耕地復耕復種3509.78畝,完成任務數的107.99%;已統計早造種糧大戶申報面積3505畝的種糧獎補,擬獎補105萬元。全年已完成糧食播種面積176302畝。其中,春收糧食面積1939畝,春播糧食面積65851畝,夏播糧食面積108512畝;產量已完成29731噸,其中,春收糧食產量813噸,春播糧食產量28918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