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至27日,市委書記王瑞軍到始興縣車八嶺生態發展人才驛站調研并為驛站揭牌,強調要積極主動做好“招才引智”工作,推動形成天下英才聚韶關的良好局面。
市委書記王瑞軍等領導嘉賓為廣東省車八嶺生態發展人才驛站揭牌。
車八嶺生態發展人才驛站位于始興車八嶺內,是韶關“百團千才萬匠”人才工程的具體實踐。項目計劃投資600多萬元,分兩期對原閑置的司前鎮瑤族生態村希望小學及周邊地區進行改造提升,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致力打造成為我市柔性引才的公共服務平臺、信息發布窗口、交流對接紐帶、休閑療養基地。驛站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設,內設辦公服務區、人才公寓區、宣傳展示區和休閑健身區。驛站的啟用,將更大范圍、更有針對性地服務人才合作交流與發展,為始興乃至韶關開展項目合作、學術交流、科研成果轉化、新興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便捷服務。王瑞軍實地察看了驛站辦公服務區、宣傳展示區、餐飲食堂區等地,聽取驛站負責人關于人才驛站建設情況的匯報并為驛站揭牌。“我們看中韶關豐富的秸稈資源,現已有三個項目在推進中,菌包基質是其中之一,這方面好像能和吳博士的項目結合起來。”“聽了馮教授您的介紹,你們研發的這種薄膜也能用到我們即將開工的種植項目上,會后我們要加強對接。”“就目前國內政策環境來看,我們要推動氫能產業發展一定要有一個非常清晰的全局規劃,讓各部門有的放矢……”26日晚,王瑞軍與我市招引的各類人才代表,在人才驛站內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觀點交融的高水平懇談會。大家圍繞韶關在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清潔能源開發利用、資源再生利用等方面該如何做,說體會、談合作、提建議,為韶關高質量發展獻良策。王瑞軍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各位來韶、留韶專家學者和人才對韶關的信任與支持表示感謝。他指出,經過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動,韶關在“招才引智”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不同行業領域均已聚集了一批高水平的專家人才,持續賦能產業轉型升級、企業技術創新、農村農業現代化,為“競逐新賽道 再造新韶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未來,韶關將堅持以創新驅動、人才引領推動綠色發展,深入實施“雙百人才工程”“丹霞英才計劃”和韶關新時代“百團千才萬匠”人才工程,通過做好人才工作推動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為了將韶關市新時代“百團千才萬匠”人才工程中的“南嶺團隊”和外國人來華工作做好,我市近期在市科技局增設科技人才科,整合資源力量,全力做好人才團隊引進工作,為來韶海內外高端人才做好跟蹤服務。王瑞軍強調,人才是我市在新賽道上取得先發優勢的重要資源,各級各相關部門要把人才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投入力度,落實好我市出臺的各項人才新政,為人才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組織部門須擔負起人才工作“牽頭抓總”的使命,堅持黨管人才原則,下好引才“先手棋”,深耕育才“責任田”,激活用才“一池水”,推動形成天下英才聚韶關的良好局面。▲要充分發揮人才驛站作用,為高端人才來韶開展科研活動、學術交流等提供平臺,做好服務。車八嶺國家自然保護區要以驛站啟用為契機,規劃確定合適的開放開發策略,推動自然保護區旅游事業健康穩步向前發展。▲要將車八嶺國家自然保護區作為華南虎最后出沒地的相關元素融入驛站建設方方面面,讓驛站成為宣傳生態韶關的平臺。希望各位專家和人才扎根韶關,把論文寫在廣袤的韶州大地上,把技術送到田間地頭,用技術為企業降本增效。各有關部門要深入研究本次懇談會收集的意見建議,直面問題,加快落實解決,努力創造更優條件,吸引更多人才在韶關圓夢。期間,王瑞軍還到司前鎮始興伯克杜仲育種基地調研我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情況。市領導顏玉明、張麗,始興縣、市科技局、市人社局、車八嶺保護區管理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