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廣東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中國林學會授予“全國林草科普基地”稱號。
建成基于中國科技云的“車八嶺云服務平臺”
3月1日,車八嶺保護區繼續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動物研究所合作,對野生動物智能監測系統進行了優化,建成了基于中國科技云的車八嶺科研監測云服務平臺,實現了監測數據實時傳輸,圖像視頻自動智能化分析展示等功能,為建設“智慧保護區”奠定了基礎。
榮獲“野生動物智能監測示范保護區”稱號
5月15日,“車八嶺野生動物監測示范保護區建設試點項目”順利通過專家組的現場評估驗收,被授予首個“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野生動物智能監測示范保護區”稱號。專家組成員由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國際動物學會組成,中國科學院院士許智宏任組長。
承辦全國生物多樣性監測研討會
9月23-24日,車八嶺保護區以視頻方式成功承辦了“第四屆全國生物多樣性監測研討會”,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馬克平研究員主持開幕式,共有1000多名國內外科研院所、高校、自然保護地的代表注冊參會。
榮獲“南粵林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10月8日,《車八嶺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監測關鍵技術集成創新與應用》成果榮獲南粵林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榮獲“中國生態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10月18日,廣東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中國生態學學會評為“科普教育基地”。
榮獲“廣東省動物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11月12日,《車八嶺野生動物智能監測技術集成與應用》成果榮獲廣東省動物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主辦廣東自然保護地探秘活動
11月23日,車八嶺保護區成功主辦了“‘第三屆穿越北回歸線風景帶-廣東自然保護地探秘’暨廣東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40周年”活動,廣東省林業局、始興縣人民政府、中山大學以及全省自然保護地的嘉賓、代表近200人參加了活動。
發現野生鴛鴦在國內最南端繁殖記錄
12月20日,車八嶺紅外相機監測到的國內最南端野生鴛鴦繁殖紀錄,在全國核心期刊《動物學雜志》正式發表。
整理核實車八嶺發現的150個新物種
車八嶺建區40年來,生物多樣性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發展,共發現150個新種,其中始興環炳菇Lepiota shixingensis Z.S.Bi&T.H.Li 等大型真菌19種,始興石斛Dendrobium shixingense Chen,Zeng et Duan等野生植物5種,車八嶺越蜉Vietnamella chebalingensis Tong 等野生動物126種。
圖為:始興環炳菇
圖為:始興石斛
圖為:車八嶺越蜉
下一步,車八嶺保護區繼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奮力譜寫美麗中國自然保護新篇章,大力宣傳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充分利用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資源優勢,打造車八嶺科研監測與自然教育示范基地。同時,加強國際合作,結合國家“一帶一路”的倡議,學習國際先進經驗,把車八嶺保護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