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始興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及國家、省、市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精神、新任務、新要求,以《廣東省始興縣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為統領,堅持同步抓好生態機制、生態環境、生態屏障、生態經濟、生態生活、生態文化等“六大任務”,高質量完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評選考核的32項指標要求,于10月9日被國家生態環境部正式公布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
一是健全完善領導機制,高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成立了由縣委書記“掛帥”的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嚴格落實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并針對生態文明建設重點領域,先后成立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工作領導小組、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等多個專項工作領導機構,形成了“1+N”領導體系。
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顯著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堅持以污染防治攻堅戰為抓手,深入推進大氣、水、土壤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我縣空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保持在98%以上,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和江河斷面水質達標率均為100%,未發現污染及疑似污染地塊。在2019年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中,我縣排名廣東省第一。
三是突出生態環境保護,不斷鞏固生態安全屏障。嚴守生態保護紅線、耕地保護紅線,基本完成了馬市鎮紅砂嶺等3個2020年度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大力實施生態綠化工程,近3年完成碳匯造林0.99萬畝、跡地更新2.9萬畝、碳匯林撫育3萬畝、全民義務植樹123萬株、生態景觀林帶提升40.5公里,累計完成鄉村綠化美化建設示范點53個,森林覆蓋率達77.74%。
四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切實提高生態經濟競爭力。圍繞推進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大力發展生態工業、農業、休閑旅游業,產業轉移工業園被認定為省級產業循環經濟園,楊梅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正加快推進,完成了滿堂客家大圍國家4A級景區、紅梨村國家3A級旅游景區創建,生態產業集聚度和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
五是統籌推進城鄉建設,不斷改善人居生態環境。以綠色建筑規模化發展為導向,大力推進縣城擴容提質三年行動計劃、鄉鎮提升“139”行動,同步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著力建設完善廁所、垃圾、污水和飲用水安全保護等生態環保設施,生態人居體系進一步完善,不斷滿足了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六是培育發展生態文化,持續厚植生態文化底蘊。圍繞各類生態文明建設主題,積極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生態文明知識培訓、創建“綠色校園”等活動,先后出版了《始興生態建設》《始興縣生態教育讀本》等一系列生態建設讀本。同時,每年維修10座圍樓,扎實做好活化利用工作,推動圍樓成為弘揚生態文化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