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六日上午,始興縣首套十部的《九齡文叢》文學作品出版,舉行首發(fā)式塈召開研討會。這是韶關文壇的盛事,值得為之祝賀。我一來是表示由衷祝賀,二來是學習取經(jīng)。在來始興前的兩天,接到市評論家協(xié)會鐘雪松副主席的一個任務,對陳向明散文集《山里人情》作個評論發(fā)言。老實說,我與本書的作者不太熟悉,之前也未曾閱讀過他的作品,加之自己創(chuàng)作的散文作品不多,深感為難而又必須為之。不過,想想這樣也好,這就讓我以一個純粹的讀者角色,對《山里人情》文本作個粗淺的評析。
陳向明散文集《山里人情》共收入作品58篇,約13萬字,分親情篇、感悟篇和山水篇三輯。作品短小精桿,一般的文章千把兩千字,略長些的也在三四千字左右。這些作品既有敘事的,又有抒情的,還有富于哲理意蘊的。作者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里,身邊的人身邊的事,用樸實清麗的文筆,敘述著人生的喜怒哀樂,心中的愛恨情愫。沒有嘩眾取寵,沒有虛張聲勢,自然率真地表達心中集存的感情體驗,有對親情的表達,有對人生的思考,有對鄉(xiāng)情的眷戀,有對山水的寄情,表現(xiàn)一種生活的真,呈現(xiàn)一種平淡的美。我讀到了作者生命與心靈的世界,讀到了作者跌宕起伏的人生旅程。
陳向明的散文作品是真實而簡樸的,我蠻喜歡。在親情篇里,每一篇的字里行間都顯現(xiàn)出現(xiàn)實生活的場景,彌散著清新的生活氣息,洋溢著濃郁的親情氛圍,給人溫暖和向上的力量。他筆下敘寫著父親母親,兄弟姐妹,妻子兒女,岳父岳母,兒女親家,同事朋友,題材寬泛而寫法多樣,結(jié)構自由且不拘一格 ,看似形散而又神聚,敘寫的人與事始終有一條貫穿全文的線索,以真實可感情景交融的藝術魅力,讓讀者讀著便能捕捉到參與到情感體驗的根本上來。我以為在敘事散文中,“情感體驗”是“不散的神”。作者在《我的母親》里這樣敘說:“那時候雖然窮,由于母親精明能干,我們從小到大都沒有餓過肚子。每逢年節(jié),母親總能想法子變出錢,煮一桌子好菜給我們,那些平日里難得一見的雞呀魚呀什么的,一樣不缺。母親曾很自豪地跟我們兄弟姐妹說,我家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賣過一頭三百斤的大豬,轟動了十里八鄉(xiāng)。” 作者在《家有胖妻》里這樣描敘,“苗條俊俏是美,胖也是一種美,我說我喜歡胖妻,妻子的眼睛瞇成了一條線。”這些看似平靜不顯華麗的文字,不經(jīng)易便走進讀者的心里,產(chǎn)生持久的共鳴。
陳向明的散文作品是真摯而清純的,我佷欣賞。在他的感悟篇里,我讀到作者對生活的真摯感受與熱切期盼,讀到作者對人生理想的追求探索。例如《調(diào)動》、《我不喝酒》、《幸福的稱呼》等篇什。據(jù)寫作的情懷后記里敘述,作者做過10年的教師,又在縣委宣傳部、文聯(lián)、文化等部門擔任過領導,有豐厚的人生閱歷和生存智慧,依然不忘初心,以文學創(chuàng)作的形式,保存著追求真善美的理想,這是實屬難能可貴的。從這里可以看見,作者具有較高的思想文化素養(yǎng)和高尚的情操。在這些作品里,大多都是以小見大,寓理于情,來營造意境的。在敘述中抒情,在敘述中議論,亦描亦抒,強化了散文的哲思,增強了情感的跌宕流動,表達了真摯情感的向勢?!段也缓染啤愤@樣寫道,“不喝酒,我的日子平平淡淡,我喜歡這樣的生活。”又如《幸福的稱呼》,“我離開講臺二十多年,為什么每年總有那么三兩次,夢見自己還在給學校給學生上課啊。我想,也許我的下輩子,還是最喜歡‘陳老師’這個幸福的稱呼吧。”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可以看出作者的美好情懷。
陳向明的散文作品是真誠而淡美的,我愛品賞。在山水篇里,作者用清新明麗的筆調(diào),生動活潑的敘述或描寫,自然流暢而富有樂感的抒情方式,行走在青山綠水間,看行云流水,觀歷史遺跡,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以現(xiàn)場情景與歷史片段或往事回憶穿插交感,留下一幅幅山水名勝的心靈彩頁。例如《賞雨》,“我喜歡雨,春雨,秋雨。賞春雨,我心透明,賞秋雨,我心情柔。賞春雨,我心無塵。賞秋雨,我心有陽光”。又如《甜甜的捻子》,“捻子,有一個好聽的學名,叫桃金娘。捻子,是我們山里孩子解饞的佳果,也是我們山里孩子的搖錢果。對我來說,這捻子永遠是我懷念家鄉(xiāng)的‘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的圣物。”再如《心向井岡山》,“在井岡山,我們穿著紅軍軍裝,照了一張集體照,回來,領導看了,戲謔地笑著說,一個個肥頭大耳,哪里像是紅軍戰(zhàn)士?我們臉紅了。什么時候上井岡山,我也有那別樣的豪邁呢?”這是詩化的散文,也是散文的詩意。作者真誠的心靈寫照,彌漫著一抹淡雅的美。
總的來說,閱讀陳向明散文集《山里人情》是愉悅的,感覺是親切的溫潤的。他筆下的濃濃親情,故鄉(xiāng)的人物山水,諸多的往事已成為了背景,他執(zhí)著堅守在某個角落里,一往情深的懷念。他的感覺和心懷,是深蘊而富于溫度的。他通過不同的表達方式,即景抒情,敘事議論巧妙融合,把往事回憶的根源,變成精神和心靈的組成部分,并通過言行舉止,一點點地體現(xiàn)出來,讓人眼前為之閃亮。他的作品充盈著一股正氣和感人的力量。很接地氣,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把握語言精準到位,寥寥數(shù)語可描繪出生動的形象,勾勒出動人的場景,顯示出深遠的意境。在許多篇什中,語言精彩紛呈,富有知識性趣味性,富有新鮮美感。他對社會與人生的思考,對世間美好事物的贊美,對腐朽丑陋的憎惡,表現(xiàn)出鮮明的態(tài)度。他以豐盈的人生閱歷,飽滿的思想情感,扎實的文學功底,敏捷的藝術觸須,捕捉著人生百態(tài),不急不緩,從容淡定地展現(xiàn)他眼中的時代風貌,講述他的生活悲喜與人生理想。
品讀《山里人情》如品讀陳向明先生。作家嚴文井曾經(jīng)這樣說過:“每一篇能夠存活下來的散文都是與歷史直接相關連的,是歷史的小小側(cè)面或折光。是地球上東南西北的氣流所引起的特異的微風。這些微風,都是情感的波動,人的呼吸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小我中跳出來,把抒個人之情與時代之情、民族之情結(jié)合起來?!比藗兌贾溃膊恍嗟膬?yōu)秀散文作品,本身就閃耀著一種理想的光輝,這種思想是作者賦予它的,這種理想來自作家的心靈。以此,作為我與作者及文友們共勉。
二0一八年八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