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始興縣城出發,往北行走四五公里,拐進一條山道,我們來到一片開闊之地。
不知誰在山道上設了一道鐵柵欄,擋住去路。我們移開鐵柵欄,繼續前行。
山道旁邊,一棵古樟樹傲立著,樹上爬滿老藤。
前行數百步,眼前豁然開朗。一片竹林,數間紅磚,相映成畫。數十米外的河邊,河沙堆得像一座小山。
一位壯實的中年漢子正在掃地。我們上前向漢子問路。
忽然,不知從哪兒躥出兩只狗,狂吠著向我們撲來。漢子連忙吆喝,兩只狗立即變得乖巧,搖著尾巴。漢子告訴我們,石書房就在前面不遠處的竹林盡頭。
我們穿過河壩的竹林,林間放養許多雞,它們三五成群在林間啄食,或靜靜地臥著,一動不動。
竹林盡頭,一座巖壁忽然閃現在眼前。在綠葉和藤蔓的簇擁下,巖壁險峻神秀。
仰視巖壁,離地十數米高的巖壁上有道山門,隱約可見。
我們加快了腳步,再行數十步。忽見一條江河,挨著山巖而過,江水泛黃,緩緩而流。這就是始興天子地境內的黃江!
我們跨過十數級的臺階,登上山門。山門據險而開,成為上山的必經之路。細瞧山形走勢,當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跨過山門,右側墻壁開了一道石門。石門由巨大的麻石壘成,足有一米多厚??邕M石門,里面是一間寬敞的石屋。
初進石屋,漆黑一片,難辨東西。墻壁上布滿一排大小不一的瞭望孔,有圓形孔,也有方形孔。從瞭望孔透進一縷縷光線,可仍看清石屋內的景象。
我們打開手機電筒,方才勉強看清石屋的景況:石屋寬敞,高約三四米,總面積約兩百平方米,可容納數百人。
古人聰明,他們巧妙利用巖洞的結構,在洞外修筑一道厚墻,構建一座無比堅固的堡壘。
站在石屋墻壁下,從瞭望孔向外瞭望,可以看清黃江河面的動靜。
從石屋出來,便是一條長長的棧道。棧道沿著巖壁直通山上,險峻無比。棧道上共修了兩道山門,拱衛石屋。
關于這間石屋,有一個古老的民間傳說,令人津津樂道。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在石屋的附近,有一座小小的村莊。村莊里住著一對年輕的夫婦,男耕女織,相敬如賓,小日子過得甜蜜幸福。
可天有一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某年,丈夫病故。數月之后,寡婦產下一名遺腹子。
在古代,寡婦的日子不好過,往往要受盡別人無端的欺凌。鄰村有一姓萬的無賴,見寡婦孤兒寡母,便動了歪心思,他經常找碴,尋寡婦的麻煩。一日,無賴與寡婦吵架,吵得厲害無比。無賴用手指著寡婦罵道:“你是個大禍星,克死了丈夫,日后還要克死兒子。你死以后,定會被閻王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超生!”
寡婦見日子艱難,還要受到無賴的惡言欺負,越想越傷心,她想自尋短見,一死了之,但想到孩子聰明伶俐,活潑可愛,她只好擦干眼淚,忍辱負重,早出晚歸,在田間刨吃,勉強度日。
一日,寡婦天黑回家,卻不見孩子。她心中大急,四處尋找孩子的下落,卻不見其蹤影。寡婦回到家里,慟哭不已。
正當寡婦傷心絕望之時,孩子卻安然回到家中。寡婦驚喜交加,追問兒子:“你上哪兒去了?這么晚才回家,害得娘快瘋掉了!”
兒子見母親動問,支支吾吾回答說:“娘,我遇到了一位老爺爺,他每天背我到石書房讀書。老爺爺說,我將來是個天子,怎能不讀詩書?”
寡婦心下大奇,連忙問道:“哪位老爺爺長得怎生模樣?”
“老爺爺身穿白衣,他的頭發胡子全白了??墒?,他走路輕快,背我上石書房的時候,一點也不費力。”兒子據實回答。
寡婦又問:“老爺爺教你讀書有多長時間了?”
“老爺爺已經教我大半年了。今日,老爺爺興趣很好,多教我讀了一個時辰的書,回來便晚了。老爺爺再三叮囑我說,他教我讀書的事,不可向任何人說起。他說,天機不可泄漏,否則,必遭天譴!”
寡婦得知兒子遇到了好心的神仙,兒子將來還要成為天子,大喜不已。她在灶臺前生火做飯的時候,回想起自己的艱難人生,她咬牙切齒,恨恨地說道:“等我兒子長大成人,成為天子后,我要殺絕萬家!”
寡婦心情激蕩,順手將手中的燒火棍敲打了一下灶門。哪料,這不經意的一棍,竟把灶神給驚醒了。寡婦仍不解恨,又重復了一遍:“等我兒子長大成人,我要殺絕萬家!”
灶神聞言,大吃一驚,他暗想:“你的兒子還沒有長大,還沒有成為天子,你就這等惡毒,要殺盡萬家。到時候,你兒子登上皇位,人間豈不是要血流成河,萬人遭殃?”
原來,灶神沒有弄清楚狀況,寡婦說要殺絕萬家,是指要殺絕那戶欺凌過他的姓萬無賴,而非要殺盡上萬人家。
灶神越想越覺得不對,第二天,他駕起祥去,飛臨上天,要向玉皇大帝報告這樁大事。
灶神飛到靈霄殿前,被值日的天將攔住。天將橫眉怒目,喝道:“何方妖孽,竟敢私闖天界?難道你活得不耐煩了?”
灶神趕忙向天將解釋道:“小神是東土始興地界的灶神,今日有要事向上天稟告,來得匆忙,無意沖撞了天將,萬望恕罪則個!”
天將圓睜雙目,經過嚴格盤查,終于查清灶神的來路,領著灶神到了靈霄殿前。
玉帝正在上朝,他聽了灶神的報告,龍顏大怒,發了狠話:“如此惡毒之家,怎么貴為天子?天子者,當以寬厚仁慈為懷,怎能輕言殺戮?著托塔李天王領天兵天將下人間一趟,抽了這家小孩的龍筋龍骨,把他廢了!”
托塔李天王正要出班領旨,忽然班中閃出一員眉清目秀的小將。小將大聲嚷道:“區區小事,不勞父王動手,我愿意替父王走一遭!”
玉帝睜眼一瞧,見是八臂哪吒請命,呵呵一笑,贊道:“如此甚好,三太子肯替父前往,最好不過!準奏!”
哪吒領旨,雄糾糾跨出天庭,點了一隊天兵天將,手執紅纓槍,足踏風火輪,風掣電閃般來到始興天子地,找到寡婦所在的村莊,把村莊團團圍住。
那一夜,雷公風神等一齊作法。一時間,雷聲轟隆,狂風呼呼,閃電陣陣,大雨滂沱。哪吒令天將施法,抽去了寡婦孩子身上的龍筋龍骨。可憐那位無辜小男孩,痛得死去活來,大哭大鬧了一夜。寡婦束手無策,惶恐不安。
哪吒見順利完成任務,收兵飛上天庭,向玉帝繳令去了。
第二天,天氣仍沒好轉,陰沉沉的。忽然,天上一聲炸雷,把小男孩家的祖墳劈開,墳墓中飛出兩只大鳥,大叫著飛上天空。一只大鳥飛向西邊去了,另一只飛落在黃江河對岸的一塊大石上,不幸被雷擊中,尸骨無存。那塊大石,也被雷打成一條明顯的溝槽。后人把那塊大石叫做“雷打石”。據說,那塊“雷打石”至今仍在。
小男被孩天兵天將抽去了龍筋龍骨,像大病一場,變得神情呆板,雙眼無神,為一個平常之人。
寡婦見兒子變得如此,日夜哀號。
不知道什么原因,那位欺負過寡婦的無賴,在某年暴斃而亡,死得蹊蹺。
這則故事告訴人們,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心存善念,決不能有惡毒之心,否則,老天爺也不會放過你的!
當然,那位灶神沒有弄清狀況,便貿然上天告狀,冤枉了好人,應該受到譴責。這說明,金無赤金,人無無人,神仙有時也會犯錯。
本來,始興天子地是要出一位真龍天子的,可是經過這么一鬧,再也沒有出過天子。這雖然是個傳說故事,可始興當地人談起這個故事,莫不搖頭嘆息。
可惜的是,石書房周圍沒有刻碑,不知道它建于何年何月。不過,我個人猜想,石書房扼守江河,地勢險要,它居高臨下,可以監視敵情,攔阻來往敵船,進可攻,退可守,在古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也有傳言說,抗日戰爭時期,有一支游擊隊以險要的石書房作為據點,英勇抗擊日軍,不知是否真有其事。
從石書房出來,我們沿著狹長的棧道,一步步走向山頂。棧道緊貼峭陡的巖壁,險峻異常。其中最險處,僅容一人通過。
我們跨過山嘴,俯視大地,心情特別舒暢。遙望北山,白云相逐;一艘掏沙船沿著江河逆流而上,“突突突”的轟鳴聲打破了沉寂的江面;江河兩岸,竹林青翠,美如畫卷。
我們抄崎嶇的山間小路下山,頗費一番周折。我們鉆進山下的一片竹林里,林間鋪了一層枯葉,一根根枯竹枝倒在地上,橫七豎八,零亂不堪。
走出竹林,我們在空坪地采摘野菜,野菜嫩綠,惹人喜愛;一朵朵不知名的花朵在秋風中搖曳著,格外嫵媚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