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始興縣太平鎮城郊村高營饒屋,一座始建于1921年的圍樓——匯川別墅正經歷著一場“重生”。這座曾閑置多年的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如今通過同步推進修繕工程與“韶關嶺南書院”活化項目,即將蛻變為集文化傳承、閱讀體驗、研學交流于一體的多元文化新地標。
匯川別墅坐落于太平鎮城郊村高營饒屋,其歷史可追溯至清末民初,是粵北地區客家圍樓與嶺南園林交融的典型民居代表,木雕、灰塑工藝及獨特的空間布局,處處彰顯著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因長期閑置、缺乏維護,建筑曾面臨瓦面破損、屋面漏雨、檁條糟朽、墻體傾斜開裂等問題,保存狀況堪憂。今年,這座圍樓入選廣東省文保單位修繕名單,迎來了從“靜態保護”到“活態利用”的重要轉折。自今年7月進場施工以來,修繕工程嚴格遵循“最小干預,最大保留”原則,精心恢復圍樓“青磚灰瓦、雕花門廊”的原始風貌。目前,工程已完成95%,一座兼具歷史厚重感與新生活力的古建雛形漸顯。
據工程負責人鄭斌介紹,匯川別墅活化項目總共分為茶室、會客廳、多功能培訓廳以及游客參觀展覽,書法展示,字畫展示等多功能、多元化的一個旅游景點。“我們這邊有分一到五層,然后每一層樓都有對應不同的一個功能區還有展示,內部的話屆時將會對民眾實施開放。”
記者在現場看到,修繕后的圍樓正被打造成粵北地區極具代表性的嶺南文化空間:書院左側及正面大廳設置書吧,首期藏書量達3000冊,涵蓋地方文獻、嶺南文化經典及通俗讀物;主樓設有多功能講學廳,可舉辦講座、讀書會等活動;部分房間改造為文化展陳廳,重點展示始興本土歷史與文學藝術;同時配備藏書閱覽室與現代閱讀區,滿足不同群體的閱讀需求。據介紹,接下來還將聯動本地學校、文化團體,開展“書院公開課”“非遺傳承沙龍”等公益活動,讓古宅真正融入當下生活。
“我們這次的匯川別墅活化項目,主要是參照嶺南書院建設標準,加以添置家具等內裝,把它打造成一個多功能,多元化的一個游客參觀閱讀體驗景點。”工程負責人鄭斌說,該項目預計在10月后交付使用。
對匯川別墅而言,修繕是為老建筑“續命”,活化是讓老建筑“新生”。“保護+利用”模式,既為傳統村落文保單位探索出可持續路徑,更讓文物從“被參觀”變為“被需要”,真正融入現代生活。相信未來,這座煥新圍樓將成為始興文化新地標,讓人們在觸摸歷史中記鄉愁,在沉浸體驗中懂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