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鎮河北村“溪邊·樹”花木盆景產業園,記者見到了楊克梅。春寒料峭時節,她正和丈夫在大棚里面查看盆景的生長情況,并在丈夫的指導下給盆景進行抹芽,修剪側枝,手上功夫非常熟練。說起當年返鄉創業,雖然艱難,但她不后悔支持丈夫的決定,下決心邊干邊學。“因為我老公從小就很喜歡盆景,家鄉的生態環境又特別好,就想回來家鄉做自己的事業。在他的帶動下,我支持他,與父母小孩一起回到家鄉。” 眾所周知,創業艱辛,萬事開頭難。楊克梅也不例外,創業初期,作為一個實打實的創業“三無”人員,加之受疫情的影響,夫妻倆沉下心育好每一棵苗,種好每一棵盆景樹,從最初的只有四畝地發展到現在的200畝盆景基地,品種也由單一的種植黃楊發展到目前的金豆、滿天星、臺灣珍柏等20多個品種共10萬多株,并創立了自己的品牌“溪邊·樹”。 “我們申請了‘一村一品’,在黨和政府的支持下,我們2022年流轉了村里的一塊荒壩,來開始擴建我們的盆景基地。”楊克梅說從最初的什么都沒有,到現在有了自己的品牌,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國家“三農”政策對農村的幫扶。 楊克梅始終堅持走盆景產業差異化的創新發展之路,在盆器設計、樹苗培育、植物造型、推廣銷售、售后服務上探索出了“一條龍”模式,以發展河北村“一村一品”花木盆景產業為核心,積極努力開拓盆景事業,帶動當地就業,助力鄉村振興。“我們去年有效的利用了剩余勞動力六百余人次,讓附近的姐妹們都能夠就近勞作,隨著規模的擴大,周邊的農村留守婦女也加入到我們的產業中。”楊克梅說。 這幾年的創業歷程,讓楊克梅愛上了盆景產業,因為在她看來,盆景傳達的是一種慢調生活的理念,通過養護盆景可以有效減輕生活與工作帶來的壓力,還可以提高人們對美的享受。今年她被評為了市三八紅旗手,更讓她堅定了發展好盆景產業的信心和決心,她表示將以獲得這次市三八(婦女)紅旗手榮譽為契機,以發展“溪邊·樹”花木盆景基地將以花木盆景為主業,并結合研學、農耕文化、美食、民宿等進行綜合性開發,促進盆景產業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不斷輻射擴大基地綜合影響力,吸引更多的村民和返鄉青年參與種植盆景素材和綜合開發相關領域,共同把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蛋糕”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