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縣博物館精心策劃的2025年圍樓文化研學系列活動順利開展。此次活動依托我縣“中國圍樓文化之鄉”的資源優勢,帶領同學們先后走進長安圍、長圍、紅圍三座特色圍樓,通過實地參觀與互動體驗,深度探尋圍樓文化的豐富內涵。
首站長安圍內,同學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從外到內細致了解圍樓的結構與意義。隨后開展的 “圍樓建筑搭建” 手工活動中,大家化身能工巧匠,用各式材料拼接出一座座微型圍樓,讓歷史肌理在指尖與現實巧妙融合。
參加活動的同學都認為,這樣的活動讓他們了解了圍樓的知識,了解了圍樓是怎樣的一個構造,也明白了其中的歷史內涵。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同學們還走進長圍,仿佛踏入厚重的歷史書,從建成的輝煌到后期的維護修繕,歲月的變遷清晰可見。隨后,“我心中的圍樓”繪畫活動熱烈開展,同學們用畫筆描繪所見所聞,每幅作品都充滿想象力與創造力,展現出對圍樓的獨特理解。
系列活動的最后一場在紅圍舉行。恰逢八一建軍節,同學們在講解員的介紹下了解到,這座圍樓曾歷經大火,木質結構雖已無存,但外墻依舊堅挺,墻上的斑駁痕跡訴說著往昔的崢嶸歲月。在紅色手工拼圖活動中,同學們或迅速完成,或細致專注,拼圖時外墻始終保持堅挺,仿佛象征著革命先輩堅韌不拔的精神。
本次活動通過“沉浸式體驗+實踐操作”的形式,讓參與者從“看客”變“參與者”,加深了對圍樓文化的認知。未來,縣博物館將持續推出多樣化的研學活動,讓更多人感受圍樓文化的深厚底蘊。